什么样的理由,可以停住一架即将起飞的飞机?
8日,一架准备从杭州飞往三亚的航班,已经滑向跑道,机上一对老夫妇因收到亲属过世的信息要求下飞机,随后航班紧急滑回。为此,该航班延误50分钟起飞,延误15分钟抵达。
但后续的结果,恐怕让做出滑回决定的机长都没能预料,这件事引发了超过4亿人关注,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观点认为,乘客亲属已经去世,即刻下机也无法挽回,航班滑回违背规则也损害了全体乘客的利益,并由此质疑机组决定的妥当性。
有自媒体甚至发文称,“没有拒绝的权利,我只能被迫善良”。
9日,海南航空的回应补充了更多细节:当时两位旅客因突发状况情绪激动。根据规定,旅客存在情绪失控风险不宜继续运输,机组出于安全及人性关怀决定滑回。
乘客收到噩耗航班该不该滑回,引发争论的实质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法治思维正滴灌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表现出对契约精神的珍视与焦灼。
我们应该为“叫板”的声音点赞!
网友对老夫妇的质疑,不是什么诘难,而是对规则的捍卫。飞机已进入滑行阶段,老夫妇还能接到信息,有可能是破坏了“乘坐飞机不关机”的规则。因为个人家庭原因,导致整个航班延误,破坏了“飞机开始滑行后不得下机”的规则。
而大家对“破坏规则”的争论,出发点其实是想说,尊重规则应该是每个旅客的本能。正是因为对一件件小事的“睚眦必较”,依法依规办事,才能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为专业善良的机组人员和乘客点赞!
一方面,安全地抵达目的地,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减损的核心权益。机组和机长基于安全考虑,决定排除风险,让这对情绪激动的乘客下飞机,是对于全体乘客的最大关怀。
另一方面,机组的善意与乘客的宽容弥足珍贵。显然,机长在如此决定时,对于利弊是有权衡的。既尊重了死者为大的人之常情,也没有给其他乘客带来重大损失。从结果来看,最终飞机只晚点15分钟。而其他乘客,有的也许一开始有不同声音,但在了解情况后也没有追究。
这起事件的真正焦点,其实就是一个问题:飞机滑回,是良知还是自私?人们不仅担心,因为个人的家庭原因,就对其他人进行道德绑架,更担心“如果人人都像她们那也,以后航班还能正常起飞吗?”
但长安君想说,恪守规则与人性良知并非二元对立。尊重契约精神没有错,但没有人会喜欢精致的冷血者。没有价值观的契约精神是没有灵魂的。
“法理不外乎人情”。真正值得向往的社会,不会要求不顾一切的高尚,但会承诺恰到好处的善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里说的很清楚,24个字,缺一不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希望每一次观点的交锋,不论是对规则的恪守,还是对善良的坚持,我们都倍加珍视。
因为道德是最伟大的人类契约。他们比一切豪言壮语都更鲜明地表明,规则与人性的两翼带我们飞向的,是更温暖也更有希望的未来。
正如评论区中这条留言所体现出来的温度:
“如果我是乘客,我愿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