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今年元宵节是故宫博物院九十四年来第一次开夜场。目前2月19日元宵节当天故宫票务系统夜场名额已经全部约满,而故宫网站也因为抢票而“瘫痪”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如欧阳修这首《生查子·元夕》,古人对于元宵有着很多诗意描写,也正是因为这些诗词,今人对于元宵也有着无限向往。故宫灯会,显然满足了人们这一向往。
有人说,作为一个大IP,故宫自带流量,故宫灯会走红不足为奇。现在看起来似乎如此,但这要是放在以前,恐怕没人敢这么说话。网上刷屏一篇关于故宫的文章,就在几年前,故宫还曾因为管理闹出过不少笑话。过去的故宫,说起来有很多世界之最,其实看不到感受不到。比如,故宫馆址宏大,但70%的区域竖起了“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故宫藏品多,但“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谁都看不见”;故宫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了故宫就看看皇帝上朝、睡觉、结婚的地方。
而现在的故宫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16年底,故宫公布馆藏数量为1862690件(套)。随着一栋栋古建筑被修缮,故宫的开放区从过去的30%,增加到2015年的60%,2017年的80%。故宫的最新目标是在两年以后开放区能达到85.02%。大众最熟悉的可能还有故宫的文创。这几年,故宫文创刮起了一股风,不仅给故宫带来了15亿元的收入,也在整个文博系统掀起了一股文创热。
故宫何以有这样的变化?正如《人民日报》官微所言,刷屏的文化节目、成为网红的文创产品、引发热潮的进宫活动,正是创新,让600年历史的故宫更为年轻,也让传统文化走近寻常百姓。确实,故宫能有今天的局面,靠的正是创新。而现在,“故宫九十四年来首开夜场”,何尝不是创新的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到一起,这才是故宫灯会走红的真正原因。
在传统文化中,故宫具有代表性,但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故宫。这些年来,很多传统文化在创新表达上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就拿灯会来说,这个元宵节,不止是故宫,北京将在19个地点开展“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元宵节灯会活动。以更大的视野来看,南京夫子庙灯会,上海豫园灯会,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传统节日的一个品牌文化,且其影响早已经越出了所在区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文化其实自带流量,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开发出来。
很多地方都有着灯会传统,有些地方的灯会还十分出名,成为了很多人的乡愁。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出于一些考虑,后来停办了灯会。举办灯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有着包括安全在内的不小压力,但压力不是停办的理由,更应该成为办好的动力。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应该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进行一番重新审视,那些有内核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方式表达出来。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完全能够办出安全、办出精彩的灯会。
当前我们正处于文化的大时代,这其中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富矿,有些传统文化受到冷落,未必就是传统文化不行,而是弘扬文化不行,没有找到“金手指”。故宫灯会走红的秘诀在推陈出新,启示我们要从“新”看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才是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