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珠峰的告示显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入旅游。
说起巍峨圣洁的世界最高峰,不少人都心存向往。也正因此,近些年来,前往珠峰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常年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珠峰,虽然看起来高大挺拔,其生态系统却是相当脆弱。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产生了大量垃圾,对珠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仅在2018年春季登山季,相关工作人员便收集了8.4吨的垃圾。
如今,原处于核心区的珠峰游客大本营,已降至绒布寺一带。这是为了更好地对珠峰进行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珠峰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不影响游客的整体观赏,依然能欣赏到她的美丽。
让珠峰喘口气,想必是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乐意看到的。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都应该得到合理保护。尤其是保护区的核心区,保护措施更是要系统严密。当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推进,相关的保护制度越来越完善。在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上,不少地方都在采取相关措施:去年,位于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鳌太线”,全面禁止非法穿越;近年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三大自然保护区密切合作,不仅延续了禁止非法穿越的保护措施,还建立了联合、联动、联防、联打机制,让这片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得到更好保护。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除了实施“禁止穿越”“游客止步”这些硬性的保护措施,公众对于相关保护规定的正确理解和遵守执行也很必要。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些规定并遵守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给环境减压。否则,将可能给自然生态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去年,就有几名游客避开检查,擅自闯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保护区核心区,给丹霞地貌造成破坏,实在让人痛心。
在珠峰,常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五六千米的山腰,为茫茫雪山捡拾垃圾。虽然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加入他们的行列,但可以对相关保护措施予以理解和执行,不去做和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事,不越禁区、不碰红线,也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