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的登山队
1989年,22岁的射箭运动员尼玛次仁调入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担任翻译和联络官。当外国登山队以及来自尼泊尔的向导背夫进入珠峰大本营,联络官就开始服务协调工作,特别是协调扎西宗乡的运输牦牛。
十年后,尼玛次仁创办西藏登山学校——这是全球唯二的登山学校,与法国沙木尼学校齐名。登山学校从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招收学员,培养登山向导。
尼玛校长接着创办圣山探险服务公司,提供包括珠峰北坡的登山服务。中国的企业家们登顶珠峰,大多使用圣山公司的服务。2003年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2008年奥运珠峰取圣火,也由尼玛校长一手保障。
凭借突出成绩,尼玛校长一路升迁,西藏登山队队长,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西藏体育局副局长、局长。坊间尊称尼玛次仁为西藏登山界的“教父”。
2018年,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和圣山探险公司发起中国首个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尼玛校长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基金会“将建立高山环保和高山救援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环保+救援’模式,推进高山环保常态化,引导山峰所在地牧民通过参与高山环保和高山救援,同时增加收入”。
2019年2月,网传珠峰将“无限期关闭”,在官方回应中尼玛校长说道:“人类攀登珠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放的中国不会关闭珠峰。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对自我的挑战源源不断,珠峰不应更不会关闭,西藏只会越来越开放,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探险者继续前来。”
从1989到2019,三十年间尼玛次仁成就斐然。他一手打造的西藏登山探险服务体系,是西藏为数不多的改革成功故事。然而,登山探险只是珠峰故事的一小部分。
保护区
在尼玛次仁担任联络官的同年,西藏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这个喜马拉雅中段的保护区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涵盖4县26乡镇,连县城和乡镇驻地都在保护区内。
1994年,珠峰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国内和国际专家制定管理计划。管理计划将保护区划分为3个区。核心区:把对稀有物种、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主要目标;缓冲区:允许那些会产生较小影响的开发利用活动,同时严格管理所开发的资源;实验区:在该区生活着许多居民,允许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可持续的经济开发。
这个分区方案基本延续至今,除了2018年的调整。
从1994年到2008年,丹尼尔・泰勒(Daniel C. Taylor)应该在珠峰渡过了愉快的时光。泰勒参与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计划。他领衔的“新一代基金会”跟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尝试结合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的保护方法。潘德巴协会即是在他的支持下成立的,至今仍活跃在珠峰地区的环保工作中。在新一代基金会离开珠峰的10年后,潘德巴协会可能是泰勒工作的唯一遗产。
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能获得国内外的资金支持,珠峰保护区管理局在当地颇有话语权。进入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在“珠峰景区”的管理上保护区管理局逐渐被边缘化。
珠峰景区入口位于定日县城西南20公里处。景区大体是从景区入口到绒布寺珠峰游客大本营的公路沿线,位于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
起初保护区还能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分成,后来景区管理权被收回至日喀则行署,一度保护区工作人员进入景区都需要买票。几年前的日喀则行政改革方案中,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被降级、减员,连名称都改成珠峰自然保护研究中心。后来在西藏林业厅的斡旋下,才恢复了保护区管理局的名号。
珠峰保护区境内的基建和旅游开发活动,甚至引起了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的关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同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两大保护系列。2001年,珠峰保护区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2016年,当时的国家林业局派遣专家组调查珠峰保护区境内的旅游建设。不过调整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区划的呼声还是日益上涨。
2018年,国务院终于同意调整珠峰保护区的范围:把4县26乡镇所在地调出保护区。不过在保护区东面加了一块湿地,保护区的总面积保持不变。此外,在保护区的功能分区调整中,从景区入口到绒布寺的道路及两侧100米内的范围均被划入实验区。
1989年把4县26乡镇划入保护区,和2018年把4县26乡镇调出保护区,逻辑是一致的:当初指望吃保护饭,如今希望吃旅游饭。
登山探险也好,自然保护也罢,对珠峰地区的农牧民来说,都是外来的。那么,当地的老百姓的诉求是什么呢?
珠峰脚下的牧民
新华体育的报道称:2019年,登山大本营位置不变,游客大本营将撤至海拔5000米左右的绒布寺一带。
珠峰大本营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供登山者宿营的登山大本营,一个是为游客提供食宿的游客大本营,或称“帐篷营地”。“游客大本营是由当地群众搭建的几十顶帐篷所组成的食宿区,一般四月扎营,十月撤营”。
报道中的”当地群众“,即是定日县扎西宗乡的牧民。舆论关注的垃圾问题,帐篷营地的垃圾首当其冲。
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即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旅游资源大县。扎西宗乡距离定日县城67公里,珠峰景区位于其境内。据2015年的统计,扎西宗乡有30个行政村,总人口7283人,牧民人均纯收人7778元,旅游收人占一半以上。
登山者和普通游客带来的旅游收益尚未见报道。2016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杨涛调查了珠峰大本营旅游收益的共享机制。珠峰大本营共提供4类服务:帐篷、环保车、牦牛和登山向导。扎西宗乡牧民主要参与的是帐篷和牦牛。
2015年时珠峰大本营共有60顶帐篷,其中58顶由扎西宗乡的20个行政村所有,另外1顶是邮局,1顶为绒布寺所有。帐篷的总数是政府确定的。扎西宗乡先根据各村人数、到大本营的距离等因素分配帐篷,然后在全乡范围内竞拍。“谁出价高、谁更有信誉,谁就获得此帐篷名额,本村人员优先”。这种行政和市场结合的分配方法在1990年就确立了。
牦牛的分配机制类似。政府根据历史上登山活动对牦牛的需求量,确定了869头牦牛的额度。乡政府在分配牦牛指标时,更多照顾没有或较少帐篷指标的行政村。各行政村在有牦牛的农牧户中按照轮流的方式进行分配。同时,承担牦牛运输的家庭要将部分收入交给村里,由村里统筹使用,照顾没有牦牛的家庭。
此外,2008年环保车取代马车时,政府对原30辆马车提供每年每辆2万元的补偿。补偿标准是政府确定的,马车指标由乡政府分配给各行政村。村委会再将补偿金分配给各个家庭。
总体上,帐篷、牦牛和马车补偿在各个行政村的分配,遵照“照顾传统、力求均享”的原则。此外,登山向导主要由西藏登山学校和圣山公司推荐。2015年,扎西宗乡有5位登山向导。
杨涛估计,2015年登山大本营给扎西宗乡30个村带来的旅游总收益是720万元,户均旅游净收入6879元,还带动了当地女性就业。
能建立精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扎西宗牧民,为什么不能解决垃圾问题?
不止垃圾
垃圾太多,是到珠峰登山旅游的人太多了吗?
尼玛校长称,每年珠峰登山名额控制在300人。
从登山大本营到珠峰山顶的沿线,普通游客不能进,理论上环境影响是可控的。登山大本营位于保护区核心区内。不过保护区似乎不可能拿出法规条文说:尼玛校长你违法了。尼玛校长确实也按照规定办理了进山许可。或许该反思的是,1994年是怎么划定保护区功能区划的。
尼玛校长及其团队对高海拔登山垃圾问题的处理,平心而论,算是尽心尽力了:建立高山环保基金会,发起多次运动式的清理;“酝酿出台《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计划2019年“首次对海拔8000米以上的登山者尸体进行集中处理”。当然,也有改善的空间和必要:便溺。
珠峰完全可以借鉴全球高海拔商业登山的环保措施。登山者挑战北美最高峰时,迪纳利国家公园管理局要求把便溺都带下山。王石在攀登珠峰时,尝试并号召过这种措施。从技术、设备和攀登能力上,尼玛校长的团队完全可以做得到。来自珠峰脚下的藏族登山向导小伙子们,估计内心里也希望如此。
那么游客大本营呢?据携程统计,2018年到珠峰景区的游客达14万人。
2015年,中科院大学的李晓娟在博士论文中说:决定环境影响的主要是游客数和车辆数;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水质下降,废气排放增加,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未有良好对策;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人数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可容纳的最大旅游人数为33万人。
不过,这“33万”说的是珠峰保护区。珠峰景区面积要小得多,14万确实可能超标了。主管部门有必要确定珠峰景区的游客承载量。
从新闻报道看,游客大本营是这次整顿中唯一被打板子的:往下搬迁数公里。搬迁之后呢?
新华社报道称:“多部门将出台更严格环保措施”。具体是什么?“保护区内有85名野生动物保护员,设有1000个生态岗位,均由当地农牧民在业余时间承担巡护、垃圾清扫等工作;旅游垃圾需实行日清理、日登记。未来,保护区拟参照羌塘自然保护区,建立若干专职管护队伍。定日县还计划试运行电动环保车,减少自驾车辆带来的环境污染。”
没看出珠峰景区和扎西宗乡需要承担的管理责任。
在非洲坦桑尼亚,每年有5-6万人沿着7条登山路线从1800米左右的森林地带,攀登到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赤道冰川的消融警报一再见于报端,乞力马扎罗的垃圾问题却鲜有议论。
重要原因之一是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拥有对山峰以及攀登活动的管理权。登山者需要向国家公园申请许可,缴纳登山费用、购买门票,遵照登山路线上的环保规定。国家公园则承担生态保护和垃圾清理的责任,甚至还能支持周边社区。实际上,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不仅旅游体验良好,还能自给自足、不需要中央政府拨款。
作为世界顶级的自然资源,我国对珠峰的管理是割裂的:西藏体育局利用并管理了海拔5200米以上的区域;珠峰景区和当地老百姓利用了5200米以下的区域,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保护区空有管理之名,没有管辖的实权和经济支撑。
尼玛次仁借助300名登山者达成的成就,珠峰景区用14万游客都没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