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假日里的“旅途拍案惊奇”:高铁车厢没挂够,卖了16节车厢的票,到站载客的却只有8节车厢——这个像“贪吃蛇”游戏一样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10月4日的G6284/5 G6286/7和G6288次列车身上。
高铁很美,长假不易。超量出行与有限供给的矛盾,难免让铁路运营方忙中出乱、乱中出错。再说,“车”非圣贤,在概率上,高铁车厢忽然“瘦成一道闪电”,大约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不过,真正难以理解的,是出乱、出错之后的态度和作为。
于此而言,三个疑问叫人如鲠在喉:第一,特殊情况下的告知义务履行到位了吗?
多人吐槽,众人不满。不少乘客乖乖按点候车,对着空气一脸懵逼。此般状况,和北京铁路局今日微博解释的“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通过车站广播宣传、现场提示等方式”是一个概念、一个效果吗?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早就发现问题、既然发车就挂了一半,为什么很多乘客直到亲眼看到列车入站,才发现自己的座位“不翼而飞”?说句题外话,铁总曾有数据称,早在2015年中国人网购火车票比例就超过6成,那么,这一次的车厢缩水事件中,情理之内的短信提醒有没有?
第二,行程中的应急预案与高铁的“身段”相匹配吗?
据乘客反映,上车之后,每节车厢都是挤着后八节车厢的乘客,包括老人、儿童还有孕妇,都没有座位,行驶中也没有任何的说法。“有一个孕妇一直打投诉电话,打了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来了个乘务人员,给她安排了乘务人员的休息室。”极个别乘客领到了小马扎,更多人只能在车厢挤成沙丁鱼罐头。如此粗放而疑似看人下菜碟的“应急”,无声无息、无人无物,如果这个也算是“预案”,不会说话的高铁会情何以堪?
更大的疑问在于:对那些既没有提前或事中收到通知、又“被站票”了好几个小时的委屈乘客,仅仅一句事后的“深表歉意”就翻篇了吗?
前些日轮番上映的“霸座事件”给大家普及了一个常识:车票即合同,对号入座是权利,按号供座是义务。且不谈“商务和一等退差价、二等无座没说法”是否涉嫌价格歧视,对合规乘客造成事实上的权益侵害却只字不提赔偿,甚至连小网店撒胡椒面儿的“五块钱优惠券”都没有——在铁路运输全面市场化改革的语境下,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歉意,是否过于廉价而轻佻了?
侵权有说法、违约须赔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底线的补偿举措都“欠奉”的情况下,客服的“不好意思”和官微的“深表歉意”,除了徒有话术的体面,恐怕既没有什么意思,也掂量不出几两的诚意。
假日铁路很忙,民众出行也累,其实,谁都不比谁容易。不过,飞机延误可赔偿,高铁座位蒸发了,只能“自认倒霉”了吗?这个尴尬的问题,也许本质上对应着乘客有没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以及用“差评”规制运营方权责关系的可能。至于翻烂了《铁路法》也疑似找不到求偿的法条支撑,估计那又是另一个很烧脑的法律之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