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长假,总会有某个旅游目的地不甘寂寞抢头条。这回是青岛。有人总结说,青岛的几只虾,毁掉了几个亿打造的“好客山东”品牌。但我看完整个故事之后,感受最深的倒不是黑店之黑,而是当地职能部门的怠惰。面对显而易见的价格欺诈行为,物价局和公安机关都摆出一副与我无关的姿态,愣把游客逼到微博上找公道,结果青岛就红了。
在鱼龙混杂的旅游市场上,个别商家坑蒙拐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地方讲理。道理讲不通,就会出现破窗效应。大家都来比坏,再怎么样的金字招牌都能给毁掉。所以,青岛大虾事件最该检讨的是什么呢?还是懒政现象。至于那几只虾,它们真的是无辜的。
在做新闻的人看来,这个长假实在是太热闹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已然引发了深深的骚动。陌生的TPP跑出来踢馆,又给祥和的假日平添了几分惶恐。我虽然僻居在荒村里,还是经常被问到,怎么看待这两件事。首先,我要老老实实地交代,对这两件事本身我都是外行。我不懂青蒿素,对国际贸易更是一窍不通。但从外行人的角度看,我又觉得这两件事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先说屠呦呦获奖这件事。诺贝尔奖向来都有延迟现象,所以,一项三十年前的科研成果迟至今天才获奖,并不值得奇怪。比较奇怪的是,屠呦呦不仅不是公众眼里的大咖,在国内学术界也算不上闻人。她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更没有院士头衔,因而被称作“三无教授”。如果她没有获得那个讨厌的诺贝尔奖,这事儿也就没啥可说的了,因为圈子里的事从来都不会“出圈”。坏就坏在,我们自己还没来得及认可,就被人家率先认可了。这确实有那么一点难堪。
屠呦呦获奖之后,最先受到追问的就是院士制度。各种追问,而且都很深刻。但在我看来,院士制度本身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起码在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里有某种自洽性。也就是说,我们自认为重要的科学家,基本上都被评为院士了。麻烦在于,诺贝尔奖作为一种外在的、国际公认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形成了公然“挑衅”。怎么回答这种“挑衅”呢?我们当然不能说诺贝尔奖不权威,那样无异于打自己的脸,所以只能检讨我们的评价体系为什么会出现遗珠之憾,其根源又是什么。解决了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院士制度、教授遴选、学位晋升、论文发表、科研经费等等一系列麻烦事也许都能迎刃而解了。
但很显然,学术评价体系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科学界自己去解决,这大概可以叫做学术自治。什么时候学术界能够自己制定规则,外行人说话根本没有分量,可能种种扭曲就能被理顺了。
再说说吓人一跳的TPP。由美国人主导的TPP初步达成之后,有人说,中国这回被边缘化了,中国经济要退回到发粮票的时代去了,听上去真够吓人的。其实吧,TPP真的算不上太新鲜的事物,这两年时间里,经我这个外行人之手编发的分析稿件就有好几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针对中国的“经济北约”尽管在公众看来很陌生,但其实早就成了研究的对象。中国不但没有被这个踢馆的家伙搞得措手不及,反而早就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了相应安排。
TPP肯定是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但要是说,由几个国家搞的一个伙伴关系协议就能把中国经济整垮,那中国经济也未免太脆弱了。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机制要想把中国这个经济体彻底排除在外,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就连日本首相安倍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中国能够加入TPP,将有助于区域稳定。当然,安倍的话也有将军的意味,意思是,如果中国按照他们设定的规则加入游戏,他们就更踏实了。
面对TPP,中国并非只有妥协或对抗两条路可选。前不久,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这两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大有深意。如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有着持续而深入的了解,就可以看到,这两年中国在改革和开放两大主题上的力度都是空前的,而且透露出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既来自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然节奏,也来自于对内部局势和外部环境的深刻洞察。看一眼改革清单,看一下对外开放的宏大布局,就知道中国既没有对TPP这样的遏制措施掉以轻心,也没有被牵着鼻子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是应对外在挑战的王道。
未来地球将不断变小,中国的崛起,正是在这个视野下展开的。任何中国内部的事务,都将被一种更大的尺度所映照,也将被一种更普世的标准所衡量。无论是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都是如此。我们当然不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也不会全面照搬别人的制度,但我们只能在“相向而行”中,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合作与认同。这不是被动的接轨,也不是单向的应答,而是一个新兴大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