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2年,广西玉林一年一度的“荔枝狗肉节”。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来到该市宣传动物保护。
2014年“夏至荔枝狗肉节”将至,玉林全城遮掩“狗”字,食狗餐馆将带“狗”字的店名和菜单掩盖铲除,要么干脆更名换牌,与“狗”脱离关系。
距6月21日的玉林“狗肉节”还有数天,关于“狗肉节”的是是非非争论得愈演愈烈。一边是磨刀豁豁即将开起狗肉火锅,另一边是跪求声讨甚至堵车闯店。两边争锋相对,难分胜负。
民间有语:“冬止鱼生夏止狗。”,夏至吃荔枝狗肉古已有之,但是玉林人真正兴起吃狗肉始于1990年代,可谓酒楼排档座无虚席,有的游客甚至特意在夏至这一天赶到玉林。
近些年来,抵制”狗肉节“的声音此起彼伏,日益高涨。一些宠物狗的主人、动物保护者、明星纷纷站出来大声疾呼,要求抵制狗肉节,把它称作“舌尖上的罪恶”。在各种压力面前,玉林人示弱了,绝大部分食狗餐馆已将所有带“狗”字的店名和菜单掩盖。店家称,这是为了避免刺激前来玉林抗议的爱狗人士。爱狗护狗人士虽然在舆论上占了上风,但玉林人也没有服输,将带狗的字眼掩盖,并不意味着不吃狗肉,更不意味着取消“狗肉节”,这只是一种委曲求全的折衷办法。在玉林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节日,一个传统。
其实,“狗肉节”并非中国特色,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吃狗肉的传统和习惯,例如韩国、朝鲜、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其中,以韩国朝鲜最为盛行。就连在吃狗肉被普遍视为禁忌的西方国家,也有部分人保持着吃狗肉的习惯。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等地区,从古至今当地人都把狗视作一种紧急食物来源。那里的雪橇狗通常用来拉雪橇,但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也可能被宰杀食用。此外,加拿大和瑞士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仍有吃狗肉的习惯。
当然,并不能因此抹杀狗对人类的特殊意义。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嘉贝丽?文生曾说过,“洪荒时代,人类从大自然中选择了狗,而它终究也没叫人失望,成了自然界中最善解人意的动物。中国有句古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对人类的忠实可谓不离不弃。对于很多人来说,狗已经成为了生活上的精神伴侣。而且,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声。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认为,“狗肉节”不符合当今世界尊重生命、倡导文明的历史潮流,现在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食猫狗等伴侣动物,显示人类对动物朋友的尊重和感恩。
然而,改变一种传统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爱狗人士试图通过拦车、堵路、打骚扰电话、闯店等手段来达到抵制目的,这不但无助于吃狗者放弃狗肉节,甚至可能构成侵权违法,着实不可取;也有的爱狗人士呼吁通过强制规定来杜绝人们吃狗肉,也缺乏必要的合法性。一家德国电视台“RTL TV”曾报道瑞士东部圣加仑州和内阿彭策尔州的居民吃狗肉的风俗,报道引起了欧洲动物权利活动者的抗议,多达7000人签署了向这两个州委员会递交的请愿信,但遭驳回,理由是政府无权监管公民的饮食习惯。
改变“狗肉节”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恰到好处的方法与时机。韩国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典范。申办2002年世界杯前后,迫于国际压力,首尔全城的狗肉馆不得不迁离主要街道,并纷纷改名为“保身汤馆”或“四季汤馆”,其实“换名不换肉”。韩国的爱狗人士可以在网络上电视上大声疾呼抵制吃狗肉,但决不能采取打骚扰电话或是闯店等过激行为。目前,“拒吃狗肉”已经潜移默化的在韩国社会中形成共识。
在中国,要想改变“狗肉节”,不能让爱狗者的一些行为越过法律的底线,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当务之急:狗肉来源缺乏监管、屠宰场面血腥残忍、宠物狗被杀当作食材等。狗肉在某种意义上不同于猪肉鸡肉等日常食用的主要肉类,因此,食用狗必须明确界定,区分宠物狗和食用狗的区别;同时,饲养单位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饲养环境、运输及宰杀过程需监管得力。尤其是在宰杀过程中,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坚决杜绝各种虐杀行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动物的基本福利。西方的研究结果显示:动物在被屠宰时历经的恐惧越长,分泌出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就越多,不虐待食用动物也更符合人类的健康原则。
对于玉林“狗肉节”的争论或许还将继续,希望爱狗者们少一点冲动,多一份理智;也希望吃狗者们节制一点食欲,奉献一点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