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国过境免签政策遍地开花的一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先后启动 “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此之前,许多人感慨政策出台的不易,而随着政策实施的推进,业内更在感叹“让政策发挥最大效应实属不易”。
今年1月1日,首都机场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资格的机场,原本希望借此每年吸引来京旅游的外国人能够在10万—20万人次左右,但十个月仅来了万余人。作为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的机场,仅2013年前9个月,首都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就达到6312.6万人次。 1万人次的过境免签游客数与之相比,近乎九牛一毛。
在政策执行之前,相关主管部门曾对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寄予厚望,认为伴随着新政实施,北京的酒店、老字号产品、餐饮等旅游消费行业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一年过去,过境免签政策不仅没有吸引外国游客的目光,其产生的刺激入境游发展的效果也极为有限。
原来,当国内媒体大肆宣传北京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之时,真正享受这一政策的外国人却并未知晓。北京曾在政策开放之初走出国门做旅游推介,但持续性不强,于是海外推广的第一重担就落在了航空公司身上。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航空公司而言,却无非是在已经实施了这项政策的新加坡、香港和首尔等城市的基础上多了一个选项而已。
其次,对于出境游客来说,价格优惠的“免税购物店”是吸引过境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北京实施近一年后,市内免税店这一构想仍没有得以实现。
更为现实的是,首都机场目前对于国际中转航线还无法实现“行李直挂”。(所谓的“行李直挂”,是指经机场中转至其他城市的旅客,只需在始发站一次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即可将行李直接托运至终点站。)这就意味着,即使外国游客选择在北京做短暂停留,也必须得拖着箱子逛北京。
由此可见,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制定的初衷虽好,但在实际运行中确有其问题,与旅客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而要让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真正带动北京旅游,还需要诸多细节的完善。比如,72小时过境免签的游客可在出行前就提前了解到相应的政策细节以及旅游线路推荐;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偏好,旅游购物机构也可设计差异化的消费指南。而随着过境、入境游客的增多,未来在旺季景区开设商旅绿色通道、在核心地段设立旅游咨询机构和外汇兑换服务台,尽快落实市内免税店建设,机场酒店和旅行社还可达成合作实现在候机大厅及酒店大堂报名短途游……也许,基于行业规范和注重细节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才是这一政策产生积极效应的前提。(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