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鼓浪屿官方称“尚无限客方案”,但从鼓浪屿“景区承受力严重透支”情况来看,限客已成定局。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所谓的限客方案,其实就是“门票拒客”,这也是景区惯用的一种手段,表面“限客”,实际逐利。
对鼓浪屿进行过度商业开发,造成景区内“两极分化”:一方面,因为鼓浪屿变成了“烧烤岛”,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鼓浪屿的“岛主”们开始逃离;另一方面,游客蜂拥而至,创造了单日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的历史纪录。
然而,因急功近利、过度开发致景区“受伤”,鼓浪屿并非个案,可以说是国内景区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比如,每到重大节假日,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全国著名景区均在“超载”运营。问题是,即便是人们都在喊国内景区“看不起”,却依然阻止不了他们节假日扎堆景区的步履。特别是景区管理者,受门票经济驱使,明知道严重“超载”,依然来者不拒。
因此,“门票拒客”不如“预警限客”。不可否认,景区限客,每天会有许多游客因拒绝进入而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然而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生命安全相比,这暂时的不公又算得了什么?众所周知,汽车超载是马路“第一杀手”,可想而知,一旦景区“超载”,其后果会比汽车超载更严重、更可怕。如此看来,景区“限客”,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一道安全底线。
景区“限客”,不能寄望于景区管理者的自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尽早制订景区“限客”预警制度,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和承载能力,给每个景区设置一个容纳游客的上限,一旦有景区突破这个上限,出现违规“超载”现象,立即发出预警,并向其发出“限客令”,对于预警之后仍顶风“超载”的景区,实行重罚或强制限客。同时,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节日涨价、平时降价等方式,去限制和分流游客量。特别是,一些相对较冷的景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营运模式的创新,谋划一些活动项目、游客参与性的项目以及积极的消费项目,去吸引和分流游客,扭转有的景区“撑死”、有的景区却“饿死”的不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