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次端午小长假,除了3日短途旅行之外,不少“上班族”选择13日、14日请假2天,加上周末,拼成7天长假来一次长途旅行,这也使得旅游线路选择面更广。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的出行搜索量较“五一”、清明假期增长近10%。
谈到假期出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景区门票价格。近年来,“票价过高”、“收费不合理”的呼声此起彼伏,非著名景区的降价与著名景区的涨价俨然构成了国内旅游界特有的“门票生态”,对旅游市场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记者发现,北京却有一些比较“厚道”的5A级景点,在全国景区门票“一片大涨”的形势下依然保持价格不变。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北京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作为“榜样城市”,力度会影响全国,对其他景点有着指导意义。而对于北京自身的发展来说,优势也很明显,经济发达、客流量大,在相对的地域范围内拥有较多的景区、景点,城市的接待能力也较为完善。
“门票的管理有两方面机制需要协调控制,一是价格形成机制,这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如果一个景区去的游客多,那么,就需要相应的资金来保证景点维护和改善,但如果票价涨幅过大,具有自主选择权的游客完全可以放弃参观游览;另一方面则是价格管理机制,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管理,并落到实处。景区的经营及门票问题,不能只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魏小安说。
那么,公共资源性质的景区票价该由谁来决定?对于这个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法律与产业规制研究中心主任韩玉灵认为,4月份刚刚颁布的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的景区,它的门票涨幅政府要进行控制,而且要实行严格的控制。但是,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景区属地政府有时候既是经营者又是监管者,使得政府公共资源在定价时难免有所“倾斜”。
韩玉灵说,“景点、景区进行属地化管理,‘门票经济’作为地方经济收入的一方面,当地政府对景区有资金投入,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要让大家慢慢地知道,公共资源是大家来享受,要在法律的帮助下慢慢地规范市场”。
要想规范发展旅游市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既要从法律法规、制度、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包括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旅游标准化体系,也要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扎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