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如此热衷到此一游
www.seelvyou.com     2013-06-02 09:39:06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点击:

  近期,“到此一游”现象引发全民反思,但这其实是个陈旧的话题。每当类似的新闻出现,总会引得众人异口同声地谴责,不过,谴责过后,刻字者仍屡屡出现,从未杜绝。

  从古人的题诗到今人的留名,从名山大川到公园广场,国人似乎热衷于在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迹。不过,古人的墨宝引人赞叹,今人的举动却接受着道德和法律的考验。我们如此热衷“到此一游”,究竟是传统使然,还是公共生活规则的失范?

  自古有之

  “到此一游”从不罕见

  说起“到此一游”,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著名的践行者当属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如来佛祖手掌上的题词了,虽然是神话人物,却证明了在吴承恩时代,“到此一游”已经不算个新鲜事了。

  历史上,在名山大川题词留念,更是司空见惯,现今一些景点留存的古人墨宝数不胜数,以下是比较著名的“到此一游”:

  规模最大的“到此一游”。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登游泰山,率文武百官、千军万马,加上扈从仪仗、内外命妇,车乘连绵数百里。还征集民工数万,在泰山大兴土木,修“封祀坛”、“登封坛”、“降禅坛”,并立巨碑,颂自己统一天下功德,记“到此一游”盛事,自吹自擂,惊天动地。可是没想到,“坑灰未冷山东乱”,没过多久,便二世而亡。

  数量最多的“到此一游”。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周游最广的一个皇帝,也是留下“到此一游”最多的君王。平心而论,老头子的书法不错,工整、稳健,拿得出手,诗词歌赋也不无造诣,且又极为自负、喜欢炫耀,难怪他走到哪里就喜欢在哪里题词、题名、题诗。因为其写得太多、太滥,臭名远扬,以至于今日那些“到此一游”的制造者都被讥为“乾隆遗风”。

  最伤心的“到此一游”。陆游游沈园,无意与前妻唐琬邂逅,伤感至极,无以排遣,写下著名的《钗头凤》,字字血,声声泪,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琬读后百感交集,肝肠寸断,含泪和《钗头凤》一首,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此后竟郁郁寡欢,怏怏而卒。

  最谦虚的“到此一游”。一世狂傲的李白登黄鹤楼,见楼上题有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读之再三,赞叹不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辈子从不低头示弱的李白,终于有了一次可爱的谦虚之举。

  其实,在自然石上刻题名题记,始于汉代,唐始盛,宋以后大为发展,至今不衰。泰山现存的石刻中,57%以上属此类石刻。其中唐代以前的多剥失或被后人覆盖,今尚存1处唐刻。宋刻多被明人覆盖,今尚存40余处。其余皆明清及近现代作品,而这其中著名的数不胜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东坡的《题西林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已经成了千古名篇。

  当然,古人的题词,也并非全部都是诗词,也有只写“到此一游”者。比如,2012年,浙江宁海西店发现一处摩崖题刻,经鉴定为南宋年间所刻,内容大体是“某某日,与某某一起登山”,与今人的“到此一游”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到此一游”不仅留存于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品上也留下了“到此一游”式的题字。

  《清明上河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上面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仅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钤章就有3枚之多。

  从古到今

  从雅致到粗俗

  古人的题词让不少人振振有词,“为何古人写得我写不得”?

  从文化价值上来看,古人的题词与今人的“到此一游”是有着根本区别的,用新华社评论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古人题词是雅,今人的刻字留名只能证明自己的粗俗不堪。”

  一者,古人对于文化、对于自然本身有着敬畏感,题字写诗,也不是为了突出自己,而是为了突出景观。在一些题字下面,古人有时也并不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其目的来说,题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景观、对文化的感悟,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千古留名。有了对文化和自然的敬畏,除个别不自量力者,肯留名者大概得先掂掂自己的分量,字写得咋样,诗写得好不好,免得被人耻笑。就如诗仙李白,名气够大了吧?人家在黄鹤楼看见楼上所题崔颢的作品后,就不肯再题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当然,也真有不自量力被耻笑者,清代一游客在一座庙宇墙壁上留诗一首,以记“到此一游”,就被后来游客讽刺:“多时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二长,不是诗人长二丈,缘何放屁在高墙。”

  今天,如果我们打算在某地刻字留念,不妨先想想这个例子。

  二者,当时地广人稀,现今人潮汹涌的名山大川还人迹罕至,名人的诗篇墨宝确实对于这些景点有着广告作用还是免费的。这是句玩笑话,严肃一些来说,名人的题词无疑提升了景点的文化价值,甚至成就了一些景点,经过时间的洗涤,到今天名人题词与自然景观已经浑然一体,成为宝贵的人文财富。如果没有这些蕴含着历史、人文的题词,对于一些文化景区来说,魅力就会失色不少。

  比如泰山,从山脚至山顶,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几乎每块石头上都有题词。

  这些题词中,虽然大部分作者我们并不熟悉,但很显然,单刻“到此一游”者寥寥无几,大多数是描述泰山风景之优就连古人的游戏之作,也比咱玩得雅,比如我们熟知的“虫二”故事,也留下了“风月无边”的佳话。

  追根溯源

  “到此一游”为何流行

  古人题词是为了表达感悟,今天的国人为何如此热衷“到此一游”?对这一问题可谓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留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我刻故我在”。

  从世界范围来看,“到此一游”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考古学家在庞贝城的古罗马遗址就曾发现涂鸦字迹“Lucius pinxit”,意为“Lucius在此涂写”,那是2000多年前的“到此一游”。南非的好望角灯塔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灯塔旁有一个标志牌,写着这里距离世界各地著名城市的距离。标志牌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世界各国的游客的涂鸦,大概是类似“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文字。

  而丁锦昊刻字的发生地卢克索神庙,之前就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涂鸦:有古埃及文、古希腊人、卡利安文等等。而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的相关论文里,还提到“廊柱上密密麻麻地刻着19世纪旅行者的名字”(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金石研究家理查德:《卢克索神庙的涂鸦》)。

  不仅古代,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也有着各种游客的涂鸦,而在我国慕田峪长城,更是涂满来自“U.S.A、France、Russia”等国“洋好汉”们的留言。“不到长城非好汉”,最快捷的途径莫过于在长城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了。

  社会学者胡慎之说,刻字留名现象通常在个人认同感低的国家出现,在这些国家,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听话”,很难追求个性的独立,于是,他们把个人存在感寄托到了别人眼里和嘴里,期待自己被别人看到、听到,以期待别人的认可,通俗的说,“为别人活着”。

  还有观点认为,留名是为了炫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对于现阶段的国人来说,旅游消费仍是比较高的需求,特别是出国游,炫耀感无形中会被加强,相互攀比的心理让旅游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因为攀比,才需要炫耀。”

  这大概与古代帝王有着同样的毛病登位之后,诏告天下,宣示自己的文韬武略。更多人将“到此一游”归之于文明素养的缺失,拿最近发生的埃及神庙事件来说,绝大多数人愤怒的原因在于,“丢脸丢到了国外”。

  但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丢脸了,不管是法国埃菲尔铁塔,还是美国自由女神,都曾在国人手下受过荼毒。每当有类似的新闻曝出,关于谴责中国游客素质低的声音便不绝于耳,但一些人似乎总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仿佛从不上网、从不看新闻似的。

  就连有“高级记者”头衔的某前香港媒体记者,依常理推断,“素质”该高了吧?人家去甘肃瓜州参观壁画被当做“贵宾”接待,但还是在壁画上生生留下了自己的“墨宝”。

  短评

  规则到习惯

  杜绝“到此一游”

  没那么难

  除了《西游记》中的“到此一游”,《水浒传》里的“到此一游”也不少,而且几个主要人物都是因为“到此一游”才惹祸上身,宋江、卢俊义,或主动或被动,都差点因为“到此一游”式的题字人头落地。《水浒传》中有一个细节是比较有意思的,宋江和卢俊义都是在酒楼里题字,而据小说的描述,酒楼往往会有专门供游客题字的“白粉壁”。粉壁在古代一直被作为张贴、书写的工具。酒楼里设粉壁,方面骚人墨客们题字,写满后可以重新粉刷,既满足了客人的题字需求,相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客人在桌上、棚上题字。

  或许我们能从“白粉壁”中得到一些启示,解决“到此一游”的问题,不能只分析讨论游客的问题,更要发挥旅游管理的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到此一游”似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其发源深远,错综复杂,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情结。

  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专家们对“到此一游”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这种“情结”都无法在人们心中彻底抹去。但又何必如此苦恼呢?其实,人们的“到此一游情结”与避免文物古迹上被刻字,其实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从刻字人刻字这一方面来分析,我们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结论,会想出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但从另外的一方面来看,其实办法就在那里加强管理。

  加强对“到此一游”的管理,我们不缺少法律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罚款数额为200元以下。破坏文物达到一定程度,公安部门还可以对实施破坏者给予拘留;严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增多,不能成为管理难度大的借口,因为游客多,景区收入自然也多,可用于管理的资源也多。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要求景区加强管理,只有国内加强管理,中国游客才不至于被“惯坏”,到了国外去“撒野”。负责加严管,当规则成为习惯,我们也就无需为“到此一游”所困扰了。

关键词:到此一游 

上一篇:制止“到此一游”须靠文明力量

下一篇:杜绝“到此一游”不能只靠道德批判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