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与“到此一游心态”
www.seelvyou.com     2013-05-31 15:51:55    来源:人民网    点击:

  近日,一个叫“丁锦昊”的普通男孩一夜之间成为了国内的名人。只因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墙上刻下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而后被中国的旅游团发现并在微博上迅速传播。瞬间,丁同学变得众人皆知,甚至他的家庭和朋友也被网友“人肉搜索”了出来。

  丁锦昊相关资料图,来源:百度搜索

  不知在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是,由于这幅图的出现,丁锦昊同学和身边的人就一直生活在大众的目光之下,甚至有他的同学在百度贴吧中发帖要求网民“放过他”。

  曾几何时,同样的事件出现在“五道杠”黄艺博的身上,全国一片讨伐之声,亲戚朋友都被网友曝光出来,全社会的压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如此情况,再早熟的孩子也没法承受,只能甘于沉默,一直沉默下去,至今再没有任何消息。同样,不只是小学生,哪怕是大学生也不能承受全社会关注的压力。著名高考生“操日本”在全国网友和校园同学的注视之下无奈的退学,这种关注无外乎是猎奇心态的体现,并非出于什么“民意”或者“公知”。

  有人说,丁锦昊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在声讨他的错误。是的,孩子犯错就要承认改正。他的监护人已经主动承担了管教不力的责任,并公开道歉。试问,这样的态度是不是已经达到网络曝光的目的?他们已经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为什么有些人却仍然揪住这个行为不放手?在继续能达到什么目的呢?这样把批评行为本身的目的扩大化,如果是在辩论赛场上,如此手段无可厚非。但是在社会强大的舆论场之中,此种言论无异于向手无寸铁的人发射机关枪。网络暴力就此产生!

  导致“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却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因为“从众心理”已被证实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无法回避。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经常出现的“足球流氓”就是一种“群体性因素”极端化的变现形式,群体中的情绪不断在个人身上累积,最终再次传到向身边的人,导致大规模的骚乱。在生活中,我们的微博转载围观也是一种从众的表现,其中一部分可以归类为“情境性因素”之中。也就是说某个知名人士的观点,被网络迅速传播,成为大家的认知。

  在这些类型因素的影响下,“从众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的传播某类观点,佐证某类认知,于是网络暴力产生了。一个很小的事件由于被赋予了一个公共“负面心态”的意义,往往达到的效果是“罪名”无限的被扩大,消息被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在这样恐怖的舆论攻势下,一个犯错误的小学生怎么还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种关注的后果只会是让所有社会人感到紧张恐慌,因为不知哪天,你的一个小错误就有可能断送你一生的前途。于是乎,只要你是活着的人,就最好不要范哪怕一点点的错误,你办得到吗?

  陈凯歌导演的《搜索》上映当年,并不能说获得了太大的成功,因为每个观众或多或少都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逼死叶蓝秋的人。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在天天扮演着电影中那些嘈杂声音的制造者、媒体反复炒作的推动者。我们是利用了全网络的力量在杀人诛心!

  曾经有一句话叫“围观改变中国”。这句话提出的非常好,因为整个冷漠自私的社会风气被网络渐渐的凝聚成一种力量。可是这种力量自从形成开始,由于缺乏一个社会文化准则的约束而肆虐。现如今。“围观”已经开始像一挺永不停歇的火炮,时时刻刻在摧毁着成片人的生活,无论这些人是否无辜,也无论这些人年老年少。

  中国传媒大学的梁冬老师在北大演讲时曾说过:当你机械的打开微博,无意识的转发着那些消息时。你已经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整个网络上的一个IP节点。从而你将失去生活中的个性,也将渐渐地失去思考的时间。仅仅依靠手机和电脑占满所有醒着的时间。

  这种不过思考的转发,难道就不是你在网络上标注了“到此一游”吗?

  因此,丁锦昊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刻的“到此一游”,而是国人庞大的“到此一游心态”!

关键词:到此一游 

上一篇:“到此一游”还能如此与众不同

下一篇:捷克“腐败游”不妨开辟“中国专线”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