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约与指南的内容早在2006年10月就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近7年后的今天,旅游局再次重申,可见无论是游客的文明自律,还是景区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该公约与指南仅是告诉游客应该怎么做,能否做好关键取决于管理。
最近发生的“到此一游”走进埃及神庙,再次引起国人对旅游文明的沉重思考。近年来中国旅游突飞猛进,2012年出国出境旅游人数突破8300万人次,消费1020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但游客的文明意识与行为却进步缓慢,这说明腰包富了换不来文明的进步。
在我看来,景区内司空见惯的乱写乱刻、乱涂乱画、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不仅仅是一种文明陋习,也证明了旅游文明生态出了问题。治理不文明行为,离不开道德反思,但更需着眼于构建健康、文明的旅游生态。
生态学成为时下热门,有环境生态、生物生态、健康生态等。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态的良性循环,都取决于生态圈内各要素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如果说旅游环境是一个大生态,那么旅游文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生态,而构成旅游文明生态建设的要素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制度约束、景区管理、游客自律、景点文明环境和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
我们常把不文明旅游看作一种现象,尚未提升到文明生态建设去认识,这是不够全面的。其实旅游文明建设是一种生态,需要多管齐下,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的文明意识;通过刚性的制度设计约束和处罚不文明行为;景区要强化管理,营造文明氛围,加强环卫设施建设,使其布局合理,便于游客处理生活垃圾。
在旅游文明生态要素构成中,三点最关键:一是宣传教育。既要强化文明道德宣传,也要加强包括旅游法、文物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宣传。现实中,一些游客很糊涂,不懂得文物的珍贵价值,也不清楚在文物上乱写乱画属于违法,更不知晓法律后果,因无知而“无畏”,正如埃及驻华大使所批评的,“那个中国男孩不道德的行为,是对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无知的表现。”二是惩罚。缺乏惩戒的说教,效果必然不佳。旅游法对景区内不文明或损害文物行为有明确的禁止或处罚规定,关键要严格执法。三是自律,这至关重要。少数游客文明陋习根深蒂固,顽疾难改,关键源于平时的养成。因此,在了解了旅游法、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之后,广大公民在平时生活中应该自觉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提升、积累文明道德素质,旅游时自然就会讲文明、守规矩。旅游文明需要从日常生活抓起,于细微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