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治不了“到此一游”
www.seelvyou.com     2013-05-27 10:13:29    来源:燕赵都市报    点击:

  他人犯了错误或违法违纪,我们再用侵权或是违法的方式进行回应,只能陷入“以暴制暴”的困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中国游客丁××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被曝光后引发关注。之后,来自南京的游客父母主动联络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父母表示,此事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原谅。(5月26日《现代快报》)

  埃及神庙里的“到此一游”,让国人无地自容,在网上形成声讨涂鸦者的巨大浪潮,最终“人肉”出当事孩子,并公布了孩子的个人信息。尽管孩子父母已经做了诚挚的道歉,但并没有平息这场风波,国人的耻辱感和自尊心空前高涨,整个国民的道德自律和法律意识也成为众矢之的。

  充满讽刺意味的是,文物被乱涂乱画,国内大批古建筑惨遭“毒手”,国人见怪不怪,甚至很多游客也有涂鸦的经历,如今却对一个孩子的无知行为上纲上线,难道国人不文明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非要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来承担吗?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神庙里的“到此一游”正是国人的涂鸦恶行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的痕迹。国内太多的“丢人现眼”被熟视无睹,才会有“丢人丢到外国去”的难堪。

  站在道德的高地对一个孩子无意识的错误进行道德讨伐,其实是不道德的;用网络“人肉搜索”,公布孩子的出生年月和曾经就读学校等个人信息,其实是一种暴力行为,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孩子在埃及神庙信手涂鸦是一种不文明并涉嫌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而通过网络“人肉”谴责和辱骂并公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他人犯了错误或违法违纪,我们再用侵权或是违法的方式进行回应,只能陷入“以暴制暴”的困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在埃及神庙涂鸦事件上耿耿于怀,对一个未成年孩子不依不饶,终止不了“到此一游”的旅游恶习,宽容一个孩子的过错其实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心灵救赎的机会。面对埃及千年神庙刻字、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涂鸦、帕劳潜水扔烟盒、马尔代夫偷珊瑚等“丢人丢到外国去”的恶习,与其谴责咒骂、无地自容,不如弥补旅游文化的欠账,提升国人爱护公共文物的文化法律意识。

  文明旅游需要国人的道德自律、文化自觉,更需要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面对埃及神庙里“到此一游”的涂鸦,仅仅纠结于个案,追究一个孩子的责任,无助于旅游文化建设,反而更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泥潭。

  在不久前召开的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虽然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旅游法》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但在执法力量与执法力度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法律,引导旅游者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做一名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考验着政府部门,也考验着每一个旅游者。

关键词:以暴制暴 到此一游  文明旅游 

上一篇:“到此一游”式习惯不文明何时休?

下一篇:“到此一游”背后有个模糊的国民形象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