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国民之所以不选择“旅游休闲”,大多是“实不能也非不为也”,很多情况下,让旅游休闲靠后,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对社会的让步罢了,并不能代表国民真实的心声。
事实上,从旅游休闲没有排在首位得出国人旅游休闲愿望不强烈的结论,其逻辑是很牵强的。在我看来,公众对旅游“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理性。一方面,现实生活压力之大,早已是无需赘述的事实,房价、生活成本的节节攀高,工资的多年不涨,早就影响了公众的幸福感,自然也就无法腾出时间与金钱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成本的攀升,也是公众必须正视的问题,如各大景区门票的“节节高”,景区消费的“水涨船高”,都让公众不断感叹“玩不起”!
众所皆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层次关系,无疑是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是升华。在这样的常识下,我们也大抵可知,旅游休闲让位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排名靠后,也是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最起码说明,在旅游休闲的诱惑面前,公众还保持着足够的理性,并没有失了分寸,让生活乱了套。
而国家旅游局据此推测 “中国国民旅游休闲的愿望不强烈”,似乎有要颠倒本末的意味,不然,何以要牵强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毕竟,将休闲旅游排在什么位置,与其愿望强烈不强烈,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必须发问的是,谁的旅游休闲愿望不强烈呢?之所以没有付诸现实,大多囿于现实的无奈,只好做出更为理性、更为贴切的决策。所以说,休闲旅游的愿望强烈不强烈,其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将这排在首位,只因我们的生活也是“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