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济南地铁1号线正式商业运营。这标志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开通地铁。济南市民长达20年的“地铁梦”也终于实现。
济南地铁1号线位于济南西部,呈南北走向,途经济南市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全长26.1公里,是一条高架与地下相间的地铁线路。
其实,济南地铁1号线从2019年1月1日起就已经正式通车试运行。该线路是济南开工建设的首条地铁线路,于2015年7月16日正式开始试验段建设。
副省级城市均迈入“地铁时代”
201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年)的通知》,正式批准济南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这标志着济南第一条地铁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随着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在2018年开通,当前中国大陆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共有35个。济南地铁1号线的正式开通,意味着济南正式成为第36个城市。
作为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地铁的开通进度稍显缓慢。运营里程方面,济南市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以26公里排名第14。广州市以454公里排名首位。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排名(截至2019年4月)
济南地铁的“保泉”难题
作为GDP国内第三的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和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之所以到今年才开通地铁,其障碍是该城市最大的地理特征——泉水。
济南又名“泉城”,地下水资源丰富,拥有以趵突泉为首的“七十二名泉”。因此,为保证其地下水不流失和泉水正常冒出,“保泉”问题始终是济南地铁发展的障碍。
为保护泉水,济南市的地铁修建计划曾多次被搁置。2000年,济南编制了《济南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成立了轨道交通筹建处。但在趵突泉停喷3年的大背景下,面对“保泉”压力,济南地铁项目无奈被搁置。
2002年,济南邀请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6位院士针对轨道交通建设与地下水保护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济南地铁应当慎重研究。如地质专家卢耀如院士就认为“再让名泉长期断流,将成为千古罪人”。
2003年9月6日,停喷3年的趵突泉复涌,这为济南的地铁建设带来了转机。但从2003年至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济南都不在其中。
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801地质队等10多家单位最终完成《泉水影响研究报告》。报告明确划分出济南不宜修建地铁的敏感区域,得出结论在敏感区域外修建地铁不会影响保泉。
此后济南提出了R1、R2、R3三条线路的建设方案,直到2014年,济南市发改委才透露相关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的消息。2015年,济南轨道交通R1、R2、R3三条线路最终获得批复。
回灌地下水相当于13个大明湖
为了解决保护地下水的问题,此次开通的济南地铁1号线采取了回灌地下水的方法。
据报道,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共同研发出的“基坑降水保泉回灌一体化装置”,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管理,实现基坑降水与回灌同时进行,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路林海表示,1号线所有车站回灌率达到80%,回灌水量1500万吨,相当于13个大明湖的水量。
2019年1月,路林海表示,从当时的情况看,车站的水位和周边水位一致,和开工初期水位基本一致,说明轨道交通没有对泉水造成影响。
“郊区通往郊区”的地铁?
除了采取回灌的方式保护地下水,济南地铁在线路选择初期有意识地绕开了主城区的泉水敏感区,而选择建在城市西部。
因此1号线地铁被网友调侃为“一条郊区通往郊区的地铁”、“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拥堵路段”。
为什么避开人流量大的中西城区而选择建在西部?据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常务副院长、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利平介绍,是因为西部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离泉水核心区较远,想通过修建1号线,为后期经过市区的线路积累保泉经验和技术。
选址不在中心城区这一特征从轨道交通线路的命名也能看出,济南市率先获批的三条线路分别为R1、R2、R3。R字头是一般指市域级快速线,即郊区轨道交通,而一般市区级地铁的缩写应为M线。
不过,目前,济南市已经明确接下来轨道交通建设的时间表:2019年底R3线一期工程具备试运行条件;2020年完成R2线建设任务。完成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轨道交通R3线二期(至机场)及M1线、M3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