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即使是台湾的夜市“税王”,也难逃衰退危机。逢甲商圈是台湾最具指标的夜市之一,但近年营业额不如以往,不少业者归咎于大陆游客的减少,不过地产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31日报道,台湾当局财政主管部门统计,2016年台湾25处知名夜市缴纳的营业税中,逢甲以9344.8万(新台币,下同)高居第一,约是第二名台中丰原庙东夜市的5.5倍,差距十分惊人。但近来逢甲也陷入商圈泡沫化危机,被称为“商圈没落指标”的夹娃娃机店纷纷入驻。根据报道,四大老商场之一的“碧根阳光”,10年来租金从4万降到1万,仍有不少店面租不出去;另有业者透露近3年营业额至少下降两到三成,转租还不用转让金。
商圈主委刘兴邦指出,大陆团客骤减是最大的关键,以前旅行团能带来人气与稳定客流,也能刺激本地人消费,现在多是自由行散客,消费力无法相比。但他也表示,这是全台商圈都正面临的问题,而逢甲因为基底够,受冲击的程度较小。
报道称,不过地产专家却有不同见解。专家分析称,大陆游客减少只是原因之一,台湾游客才是商圈凋零的关键,“自己人都嫌弃,别人干嘛去?”他进而举出逢甲的三大问题:坑游客、网络购物,以及热死人的天气。
业内人士称,在逢甲停车容易被坑,但没人管;夜市大同小异,去哪里都吃到一样的东西,没有新鲜感,且网购东西更多更便宜,甚至免运费;天气太酷热,就算想逛街也比较想去有冷气吹的百货公司。
他表示现在的逢甲商圈已扩张过头,并预言顶多再10年,等逢甲大学学生减少时,这里就会回归到原本的“校门口一排好吃的学生商圈”模样。
市民和游客在台中的逢甲夜市逛街购物(2017年12月13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