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由黄岐龙母文化协会主办的2017年南海黄岐“龙母诞”活动(以下简称“黄岐龙母诞”)将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龙母庙盛大开幕。记者了解到,该活动举办至今已经是第四届,每年吸引大量广佛两地市民及海外乡亲积极参与,深受好评。此外,今年黄岐龙母诞将首度在庙外举行,并在祭祀祈福之余,增添大沥“非遗”及“慈善”元素,弘扬龙母博爱乐善精神。
龙母祭典显古风
两千多年来,龙母文化长盛不衰。经过历朝历代皇帝的勅封,龙母崇拜进入朝廷正统祀典行列得以广泛传播,龙母被誉为“西江神源”,“自秦而汉而晋而唐宋元明膺封数十朝,享祀二千载。”黄岐龙母庙作为广佛地区最大的龙母庙,五月初八的龙母诞辰在黄岐的祭祀已传袭200余年。
据《龙母印记》记载,自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起,黄竹岐乡人便把龙母雕像供奉于江边。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善信们捐资在黄岐墟修建了一座“龙母古庙”。然而,在文革期间,黄岐龙母古庙一度被毁,只留存一块源自1858年刻的石碑,上书“龙母古庙”。1996年,由港澳同胞及当地居民捐款西移重建了如今的黄岐龙母庙,并于1997年的龙母诞对游人开放,使黄岐龙母庙两百年盛况得以延续,并与时日俱增。
如今的黄岐龙母诞,龙母庙前都会举行锦龙盛会,“拜龙母、看龙船”已成为黄岐龙母诞期间的民间习俗。据悉,今年的黄岐龙母诞仍将上演“五龙东渡”、“岐阳踏歌”及“龙母祭祀典礼”等传统保留仪式。在祭祀典礼上,亦有一套传承至今的仪式,其中包括龙母升座、三牲祭龙母、鲜花贡品敬龙母、天地人共祭、恭读祝铸文、“五龙太子”朝庙贺诞、当地父老相亲祭龙母等,体现代代相传的龙母文化。
此外,民间拜龙母的祈福民俗则有摸龙床、饮圣水、吃金猪、鲤鱼放生、戴龙母符等形式,而“五龙子”、仙女和随从等一众演员按拟定路线进行巡游展示的龙母巡游,也是往年龙母诞的重要组成部分。“拜龙母,看龙船”是黄岐所在的南海、佛山及广州荔湾区附近群众长期所形成的民间节日,当天黄岐龙母庙前的锦龙盛会,便是其中一大亮点。据了解,近年来锦龙盛会到会龙舟有40多艘,充满“看珠水扬波,乐万众欢腾”的友谊和谐气氛。当天,黄岐便会因龙母诞变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非遗展示助传承
从2007年开展传统文化的搜集和挖掘工作至今,大沥镇已经拥有了各级共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遗”的广东醒狮、巧用锣、鼓、钹震撼视听的南海鼓乐、代表广佛龙船省亲文化的盐步老龙礼俗和民间盛会平地观音诞等文化瑰宝,正在大沥的进一步保护传承中焕发光彩。
在去年成功成为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岐龙母诞,也是大沥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记者了解到,在本次黄岐龙母诞活动期间,以“大沥记忆”为主题的传统文化、非遗、民间艺术展示将在黄岐龙母文化广场上,通过展览、实物等方式,展示大沥在城市、文化、生活以及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的发展,让市民进一步了解身处其中的大沥,烙下乡情印记。
据大沥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的大沥,正通过申遗的方式对这些文化瑰宝进行保护,并期以此勾起群众的“大沥记忆”,不断挖掘和提升大沥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此外,开展黄岐龙母诞等相关民俗活动,也将会让民众激发对家乡更高的认同感,让“乡愁”更浓。
龙母精神遍大沥
源自西江流域传统文化的龙母诞,其传达出的“济世、乐善、博爱、祈福、平安”的龙母精神,在崇善龙母文化的大沥已然遍地开花,“乐善好施,平等博爱”成为当地在传承传统文化瑰宝中一项最为深刻的印记。“对龙母精神的崇拜,亦是大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名大沥文化站的负责人如是说,这是龙母精神在大沥进一步扎根的完美解释。
据悉,爱心义卖成为龙母精神之“乐善”在本次活动中的具象表现,而深耕大沥两百余年的龙母精神,“乐善好施”早已深入人心。在今年的黄岐龙母诞活动期间,将邀请南海10名书画名家即席挥毫,现场义卖送“福”;亦将有大沥的义工队伍在现场开设义卖摊位,志愿者们会将自行制作的手工制品等进行出售;义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公益项目,并用于帮助困难人士。
此外,作为大沥一张靓丽“名片”的社会工作服务,则是对龙母精神中“平等博爱”的最好诠释。在每年黄岐龙母诞活动进行的当天,无论是五龙东渡的游龙表演,还是龙母巡游环节,都可以看到一个个身穿黄马甲的志愿者身影,散落在河岸旁、在巡游队伍中、在龙母庙内,负责维持秩序、帮扶引导,保证龙母诞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市民能够安全、愉悦地尽情享受这场文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