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中,回头客比例达到了54%,其中44%为中国游客,可以看出,日本观光市场对于中国游客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而在近段期间,中国国内股市大跌,受此影响,赴日中国游客人数似乎也出现了减少倾向,加上全球金融的不稳定,日元作为稳定性较高的货币必将大幅升值,就目前来看,日元贬值是吸引外国游客赴日旅游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今后日元加速升值,赴日外国游客人数也必将急速减少。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日本出台了许多以“观光立国”为宗旨的政策方针,不过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对此,Record Japan网站9月1日进行了对比解析。
日本的观光政策不及新加坡与香港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达到了1341万人次,观光总收入则达到了2.278万亿日元(约人民币1064亿元),虽然两项数据均远远高于2013年,但是从全球排名来看,日本2014年的观光收入仅位列20名以下,甚至低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外国游客人数更是低于中国香港(6084万人次)以及新加坡(1510万人次)等国家地区。
新加坡全国总人口仅有500万人左右,但是外国游客人数却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3倍,2014年的观光总收入也达到了2.757万亿日元(约人民币1090亿元),与日本基本持平,该国自2010年开设赌场以来,外国游客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更是创下了1550万人次的历史最高记录,观光总收入占据了全国GDP的6.7%,可以说观光业已俨然成为新加坡的支柱型产业,与之相对,日本的观光业收入仅为全国GDP的1.7%,远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根据新加坡的游客旅行消费明细来看,“购物”以及“赌博”达到了近5成,而在2010年开设赌场以前,“购物”所占比例则达到了半数以上;另一方面,香港的观光总收入所占GDP比例达到了5%,该地区的游客消费明细中,“购物”比例达到了近7成。
与之相对,赴日外国游客的“购物”比例仅为35%,其后依次为“住宿”(30%)以及“餐饮”(21%),虽然新加坡以及香港的大自然以及文化遗产相比日本比较匮乏,前后的单纯比较有些难度,但是日本政府在购物方面制定的政策确实不够充分,这方面应该多向新加坡以及香港学习。
日本政府缺乏对外公关宣传
日本国内的百货店会在每年的冬、夏两季推出特卖活动,但是该期间以购物为目的外国游客却非常少,而香港与新加坡在同期间推出特卖活动期间却能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并实施了公关宣传。
举例来说,新加坡全国的百货店以及品牌店会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中旬集中实施最大9折让利的疯狂大甩卖活动,实际上,由于该期间的观光游客非常少,政府才主张实施全店大让利活动,并加强对海外的宣传,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日本东京都23区,但是东京23区根本没有实施过类似上述的全店统一大甩卖活动措施,各大店铺的实施的让利促销时间也不尽相同,政府也没有针对这类促销活动实施对外宣传。
虽然日本政府希望扩增地方地区的外国游客人数,但实际上大多数外国游客都集中于东京、大阪等大都市地区,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有必要针对大都市的商店街、百货店的让利促销活动实施对外宣传战略,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购物消费。
赴日游客购买时尚商品太少
据了解,香港店铺的让利大促销活动通常会采取不断降价的方式来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比如促销首日1折让利,促销最终日增加至5折让利,如此一来,游客为了购买更加便宜的商品,就会一直等到促销的最终日,而在整个期间也可能不断购物,因此可以极大地提升购物消费金额。另外,香港最新发售的品牌商品不但与巴黎同步,而且价格也比巴黎便宜不少,这也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赴港游客的购物商品明细中,比较多的商品种类包括服饰、宝石、腕表以及皮革制品等,而去往新加坡的游客购买时尚商品的比例则达到了近半数,土特产类商品仅为1成左右。
另一方面,赴日游客中,中国人的购买力最强,而且通常都是疯狂抢购,购买的主要商品包括电器制品、化妆品、医药品、保健品、香烟、酒类以及点心类食品等,可以看出,主要以日用品居多,而时尚商品的购买量则远不及新加坡以及香港。
日本店铺的外语接待能力比较薄弱
在香港,不仅是免税店以及品牌店,就连一般的零售店也针对外国游客制定了许多应对措施,也就是说,即便游客去往街边的一家小店,也可以便利购物。
举例来说,许多店铺不但配备了可刷多种货币的信用卡刷卡机,还支持人民币、日元、美元、欧元等多国货币的现金付款,店内每天都会张贴出最新的货币汇率,店员可以根据汇率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换算价格。
另外,香港的商店街附近通常设置有外币兑换所,而且营业时间一直持续到深夜,极大地增加了外国游客的购物便利性。
再比如,香港商业街区之一尖沙咀附近有超过200家以上从廉价到五星级不同档次的旅馆酒店,不同层次的游客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酒店,而且购物十分方便,与之相对,虽然日本东京银座附近的酒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截止目前仅有区区几十家,数量依然严重不足。
此外,外语接待也是日本店员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香港,即便是街边的小店,各种商品也会标注出英语、汉语、日语、韩语以及法语等多国语言,店铺还要求店员必须懂最基本的外语会话,甚至会动用翻译软件辅助沟通。
而在新加坡,公用语言主要包括英语、马来语、汉语以及泰米尔语4种语言,许多当地人都会多国语言,因此十分善于与外国人沟通,除此以外,许多餐厅、大型商场以及酒店的菜单、指示牌以及官网等也都配有英语、汉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而在日本,外国游客在街道购物极其不便,指示牌、标识的多语言化并不完善,店铺店员的外语接待能力也有待提升,另外出租车司机也需要提升外语水平。
日本政府的公关预算以及公关效果不足
根据对比发现,日本政府的观光公关预算总额远远低于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新加坡早于1964年成立了政府观光局,1995年至2000年5年期间观光政策费累计达到了近264亿日元(约人民币14亿元),而日本同时期的年均观光政策费仅为39亿日元(约人民币2亿元),存在较大的差距。
日本政府观光局2015年的观光政策费总预算为65亿日元(约人民币3.4亿元),对外公关“VISIT JAPAN”政策费预算约为12亿日元(约人民币6300万元),与2014年相比基本没有增加。
与之相对,新加坡政府观光局2014年的观光预算费就达到了157亿日元(约人民币8.2亿元),香港政府观光局的2015年度的总预算也达到了92亿日元(约人民币4.8亿元),可以看出,日本的观光投资远不及前两者。
当然,并不是说钱投的越多就越好,关键在于是否起到了效果,就目前来看,日本的对外公关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日本政府可以面向欧美游客推出体验型观光方案,扩增历史建筑物、世界遗产等具备参观学习意义的旅游景点,同时扩增从大都市去往地方的飞行路线以及基础设施,不过想要让地方的旅游景点名扬海外,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以及投资。
因此,如果要在短期间内提升观光振兴的效果,还是应该回归至东京、大阪等大都市的购物观光,但是完全依赖日元贬值情形下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为了吸引全球游客聚集东京以及大阪,日本政府当务之急应该制定更具魅力公关战略以及完善便于外国游客购物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