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考虑将自由行规模削减20%——尽管争议不断甚至早有预期,但这一动议仍似一枚重磅炸弹,引发热议。
5月26日,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举行会议,有与会人士透露,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主动问及对限制内地游客人数的意见,并提出削减20%自由行旅客的想法。
来港自由行游客数量增多,引起不少香港本地居民的不满,去年内地访港游客增至4070万人次,除了备受争议的“双非”孕妇、“抢”奶粉等事件外,内地游客人数众多导致购物环境拥挤也令香港本地居民越来越感到不满。如何限制自由行以及一签多行人数,近期一直是香港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
“我不赞同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来限制访港内地游客数量,与旅游有关的行业整体都会受到影响,包括饮食、酒店、零售、交通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代表旅游界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姚思荣指出,目前自由行出现的问题只是在对民生影响较大的部分地区,如新界东铁沿线的大埔等地,而针对这些地区性的问题不宜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解决。
5月27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梁振英解释,昨日确实讨论过有关减少自由行的事情,但现阶段政府还没有建议,只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在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幅提高前,特区政府会研究如何放慢游客增速或令游客规模停止增长,也会研究如何减少内地游客人数,再向中央反映意见。
无论如何,身为特首的梁振英第一次主动提及限制游客的安排,多少暗示着香港政府态度的转变。
增长的烦恼
去年,自由行开放10年,香港接待了5430万人次游客,超过本地人口的7倍。其中,75%的游客来自内地,同比增加16.7%,是2003年推出自由行之前游客数量的6.4倍。今年1-3月,内地游客的数量仍在继续增长,同比增幅高达20.1%。
今年5月,立法会秘书处针对自由行发布的《研究简报》中指出,自由行游客来港次数频繁,消费能力较高。以过夜游客而言,去年,自由行游客每日平均消费3593港元,远高于非内地游客的1970港元。
不过,赚钱之余,持续膨胀的内地游客,正在令香港社会在越来越多方面感到无力承受。
2012年,内地进一步放宽“一签多行”的计划还未实行就受到香港的抵制,在香港的反对声音下,计划随后搁浅,内地答应在放宽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的同时,必须考虑香港的接待和承受能力。今年以来,要求限制内地游客数量的呼声越发高涨。
“特首终于正视自由行给香港带来的民生问题。”对于梁振英在策略发展委员会会上主动提及削减自由行规模,从2012年底就呼吁限制游客数量的立法会议员毛梦静如此评价。尽管为何削减20%,如何减少这20%的游客仍未有定论,但毛梦静已经认定这个数量“肯定不足够”。
《研究简报》称,2012年,自由行为香港经济带来261亿港元的增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3%,并提供约1143万个职位,占总工作人口的3.1%。但同时也令香港社会面临租金暴涨、通货膨胀和本地零售业单一化的问题。
Savills咨询研究的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3年期间,香港零售铺位租金平均上升69.4%,铜锣湾和旺角的优质街铺租金分别上升3.2倍和1.8倍,尖沙咀铺位的租金升幅更高达3.7倍。租金上涨则进一步改变零售格局,《研究简报》指出,2004年至2013年间,香港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零售店数量激增1500%,期内,非专门店(粮油食品、家庭用品零售店)和书报文具店数量则分别减少29.5%和25.4%。
“作为特首,要面对国家领导、公众以及传媒等,提出自己想法是很正常的,只是这次有了明确的数据。”姚思荣表示,但如果真的推行一刀切政策,首先影响最大的是零售和酒店业,饮食业也会受到冲击,在明显的涟漪效应下,最终会影响到香港整体经济。
以自由行游客的购物开支占零售业总销售额的比例为例,该数字已经从2004年的4.5%提高至2013年的22.2%,同期内,零售业总销售额的增幅则高达158.1%。
2012年,旅游业对香港GDP的贡献达4.7%,“看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不仅自身这4.7%,还有带来的就业,带来间接就业机会估计有23万个。旅游业还带动了物流、贸易和建筑等行业,但一般很少去评估这些被带动的行业。”姚思荣强调,另一方面,旅游业带动的就业机会多提供给中下层、学历偏低且没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帮助中下层居民改善生活水平。
无力承受的:假象,真相?
尽管对梁振英提出的自由行削减20%的想法褒贬不一,但在限制内地游客这个最终目的上,即便是零售、旅游业界的代表也几无异议。
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之一、代表批发及零售界的立法会议员方刚对媒体表示,削减20%自由行游客会对香港经济造成影响,但太多自由行游客也会滋扰本地居民生活。他建议先从不过夜的“一签多行”游客下手,认为限制这类游客的影响较小。
《研究简报》中透露,通过自由行来港的内地游客总人次占全部内地游客的比例已经从2003年的7.9%提高至67.4%。在自由行游客中,64.9%为不过夜的游客,而这些不过夜的自由行游客中,通过一签多行来港的人数占比达62.4%。
姚思荣同样建议先将一签多行变为一签一行,推行一段时间后再检讨政策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跟进其他限制措施。
“目前自由行的问题出现在影响民生比较大的地区,这部分游客大量来到香港,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本地居民有很强的诉求,要求限制游客数量。”姚思荣指出,当天往来的游客中有约2300万人次,其中大概一半是水货客,若改为一签一行,相信可以限制数百万水货客。
水货客,被认为是2009年推出一签多行后产生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内地游客对香港民生带来影响的一个焦点。水货客增多,曾在2012年引发香港本地居民发起“光复上水站”的游行活动,上水是从深圳过关后搭乘地铁的第一站,因为距离深圳最近,附近居民区的商店成为水货客偏爱的进货点。
2012年9月以来,香港入境事务处已经多次进行“风沙行动”,在上水附近打击水货客。今年3月,香港入境事务处和警方的联合行动中,再次拘捕18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游客。截至3月,已经拘捕1100多名涉嫌从事水货活动的内地人,13名香港人,其中170多名内地人被控违反逗留条件,判处监禁4周至2个月不等,900多人被遣返内地。
近期,在限制游客人数的呼声下,香港执法部门也加强了对于利用政策空隙前往香港“自由行”游客的打击力度。
5月中,香港入境事务处已经在代号为“破影”的行动中,拘捕34名利用过境签来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这些游客声称经香港到其他地方,但在香港逗留7天后,并未前往所称的目的地。其中13人被检控向入境处工作人员作虚假陈述,7人已被判监两周至3个月。
“其他地区游客的状况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严重。”姚思荣强调,现在的游客规模并非已经超出香港可承担的范围,而是香港的很多旅游资源未被充分挖掘,令游客集中在少数传统旅游区,造成香港已经无力承受的假象。
香港在行政区划上包括18区,不过,多数内地游客以购物为主要目的,集中在旺角、尖沙咀、铜锣湾等购物区,海洋公园、迪士尼、山顶和大屿山等传统景点也常常人满为患。
“香港有不少其他的旅游资源希望吸引内地游客,比如离岛和鲤鱼门等地,一些专题式旅游产品也希望吸引内地游客,例如深水埗想要打造为类似韩国东大门的购物区。”姚思荣指出,香港应考虑在不同地区推广不同的旅游产品吸引、分流游客。
积极的应对之策
谁也不知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时候落下,然而,梁振英的表态,或许暗示着解决自由行带来的压力已是亟不可待。
今年以来,香港的一些组织多次在内地游客聚集的尖沙咀、旺角、铜锣湾等地举行游行或示威活动。“过激的行动虽然吸引了很多目光,但带来负面影响,但另一个原因是政府的整体规划不足,从2003年开放自由行以来,一直在吃老本,没有中长远的规划。”对于今年以来香港社会对内地游客反感情绪高涨,姚思荣认为,相比煽风点火的“驱蝗”行动,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27日参加行政会议前,梁振英坦言,由于内地游客来香港旅游的增速较快,香港的一些设施出现拥挤状况,他强调,政府会做好增加容量和接待能力的举措,如更改土地规划等,但这些都还需要时间。
而方刚则透露,已向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提出一些旅游业规划的建议。姚思荣指出,上个月,他本人、方刚、代表饮食业的立法会议员张宇人以及有关行业的代表们曾会见林郑月娥,就香港旅游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看法,现在仍在与业界合作准备具体的方案。
方刚主张,先考虑将一签多行改为一签一行,打击水货客。中期内,则建议在边境地区新建商业城[0.00% 资金 研报],长期内,则应在大屿山兴建新景点。
“分流是积极的做法,我不赞同政策性的限制措施,香港单方面没有办法限制入境人数,必须要内地配合控制签发数量。如果坚持要推政策性限制,内地也愿意配合,改成一签一行的影响会比较小。”姚思荣强调,积极的做法还是要尽量开发更多旅游资源,做好旅游规划,同时提升软硬件条件、做好配套策划,分流游客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