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 “旅游这一年”五大关键词
www.seelvyou.com     2013-12-06 14:55:04    来源:新华网    点击:

  【编者按】2013年,可以说是国内旅游行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出台,提高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整治非法“一日游”,关于节假日安排的网上调查等等关键事件,都让我们看到了旅游行业欣欣向荣、规范发展的一面,更感受到了旅游业正更多地关注“人”、更多“人性化”的温暖。

  ==Keywords之:旅游法颁布实施==

  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蓬勃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都日渐深入百姓生活,在扩大内需方面贡献很大。当前,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达9%左右,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人。

  为保持旅游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旅游法》经过三年起草准备,于今年“十一”正式颁布实施,将有助于逐步改善旅游中存在的市场秩序失范问题。“《旅游法》出台的最大意义规范了各个方面参与者的权利义务,真正起到公平的原则,每个方面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调整”。

  ==Keywords之:文明出境游==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频繁被曝光,发生了数起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不文明事件:如影星黄渤在太平洋岛国帕劳潜水时捞到“中华”烟盒、中国游客马尔代夫潜水捞珊瑚、在埃及神庙刻下“丁锦昊到此一游”、中国游客普罗旺斯为抢位置拍照而打架、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30多名中国游客欲顺走新加坡航班刀叉等等。

  不得不承认的是,屡屡遭到曝光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已经对国人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往往“名列前茅”。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大声喧哗、随意插队、随地吐痰……种种陋习似乎成了中国游客独有的标签。

  近几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处于一个爆发增长期,有能力有意愿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游客可能并没有意识并做好出国旅游的准备,包括了解并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已经引起高层关注。7月31日,国家旅游局连续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6条有关文明出游的通知,其中包括呼吁出境文明旅游的“公约”和“行为指南”。此外,国家旅游局还提出,“要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之中”,明确要求导游和领队负责监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境外旅游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领队和旅行社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首部《旅游法》,专门对“文明旅游”做了规定。《旅游法》第十三条指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专家表示,社会舆论要引导正确健康的价值观,旅行社等机构也要发挥积极作用,要让游客明白出境旅游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个人的不文明行为可能要让全体中国人来埋单,因为不文明行为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声誉。

  ==Keywords之:放假安排方案==

  2013年10月10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在几家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这份调查问卷包括“您对现行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您认为调借周末形成的7天长假应不应该保留”、“您认为有无必要将1天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等问题。

  从投票结果来看,近八成网民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更有心急的网友自制了2014年放假安排表,一度在网络上热传。

  11月27日,全国假日办提出3个具体的放假安排方案,再次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2月1日零点投票正式结束,据几家网站的投票情况显示,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投票支持第三套方案C,即保留春节、国庆黄金周,其他节假日除在周三外,通过调借形成三天小长假。

  其实,10月那份问卷调查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了解到大多数人对放假安排的不满。但是,大家不满现行放假安排,表达的只是一种改革态度,至于究竟怎么改,还得周全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

  所以,针对具体的放假方案,给出不同的选择,再次征求民众的意见,非常有必要。放假安排涉及公众切身利益,而且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众口难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何确保公众休假权得到最大程度满足,需要有平衡的艺术和善治的理念。放低姿态,把选择权交给公众,厘清政府部门在制定放假安排方案上的责任、权力和义务,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放假安排。

  通过公开征求民意,最大程度平衡不同群体意见,不再代民做主而是真正让民做主,无疑是当下调整放假制度安排的最佳选择。挪假也好,不挪假也罢,减少长假也好,增加长假也罢,原本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不同的主张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的博弈,关键是政府部门如何统筹决策,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

  ==Keywords之:火爆的“大黄鸭”==

  自2007年第一只“大黄鸭”诞生开始,霍夫曼带着他的作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截止2013年6月,先后造访了德国纽伦堡、巴西圣保罗、日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等11个国家的14个城市,大黄鸭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也为当地的旅游及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商业价值。

  2013年5月,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与游客见面。2013年9月6日,“大黄鸭”在北京园博会开启首次京城之旅。环游世界的“大黄鸭”终于来到中国,“鸭经济”也随之火热。无论是玩偶、文具,还是服装,甚至餐厅里的美食,公园的宣传广告,无处不是它的身影。

  风靡大黄鸭背后的启示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为打造“旅游经济”耗尽脑汁翻故纸堆,包装出一大批“名人故里”、“英雄家乡”之类的噱头,但人流没吸引来多少,却引来不少吐槽和质疑。而大黄鸭以一个简单至极的形象出现,引发了众人的关注,它的火爆或许难以复制,但其中所蕴含的“噱头”或许对我们发展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有一丝启示。

  透过“大黄鸭”的风靡,我们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对于旅游文化的启示,正如大黄鸭设计者霍夫曼所言:“这只鸭子虽然看起来很大,但也仅仅是外面的一层皮,里面空空如也。就好像现如今大家只注重卖相、外表而忽略了内涵。”

  ==Keywords之:整治非法“一日游”==

  7月4日,一段视频在网络流传,发布者称,7月3日,一个北京一日游旅游团的大巴车,搭载游客到八达岭长城等地游玩,途经六个购物点,期间胁迫游客购买烤鸭、果脯等。当日12时许,游客在景点未达到购物要求,司机拒绝开车,游客要求开车却遭到导游谩骂。一时间,北京一日游“持刀导游威胁游客”事件成为热议焦点,随后,持刀导游被行政拘留,涉案大巴被罚款。北京市旅游委联合公安、工商、交通、商务、城管等多部门,落实11项措施,包括“一日游”无指定购物,严厉打击网络虚假旅游信息,严禁旅行社在街头散发旅游小广告等。

  可以说,相关部门立刻做出反应,让网民心中多了一丝宽慰。然而,规范北京“一日游”市场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服务缺失和综合执法。

  各类非法“一日游”之所以能够在旅游市场上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非法“一日游”大多打着低价、便利等旗号,使劲忽悠外地游客,很容易令外地游客“动心”和“上钩”。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还应该继续加强打击整治和日常监管,铲除滋生非法“一日游”的土壤。

  非法“一日游”既损害北京旅游市场信誉,也有损首都首善、包容、厚德的城市形象,可以说非法“一日游”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而是一个乱象丛生的“社会问题”。莫再让非法“一日游”成为首都的一块“牛皮癣”。

关键词:盘点 2013 旅游这一年 

上一篇:四川发行"好玩"旅行护照 免费游166个知名景点

下一篇:法国巴黎成为台湾人2014年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