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如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方面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表示,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未来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将注重保护,避免低层次开发。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信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负责人张兵说:“目前全国普查出来的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这里面包括29项入选联合国的代表作品录和7项继续保护的名录,还有1219项国家级名录,还有省级将近80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录绝大多数都在传统村落中。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在传统村落里面。”
在本次登记的传统村落中,不仅包括了拥有众多高标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名村,还增加了一些传统建筑不是很多、但选址传统格局具有丰富文化要素的村落。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说,适当放宽标准,就是为了全面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更多有保护价值的村落保护起来。“这些村落中,既有云南元阳的哈尼族村落、贵州黎平的苗族侗寨等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村落,也有浙江兰溪的八卦村、福建南靖的田螺坑村、山西祁县的乔家堡等凝结着具有传统智慧的精美村落。最南边的有海南三亚的保平村,最北的有黑龙江黑河的新生村,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传承了丰富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但是现在也面临着危机。随着近些年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中国各地上报了1.2万多个传统村落,但它们仅占中国全部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已不到5000个。赵晖表示,保护传统村落工作任重而道远。“传统村落是活态的、发展的,保护工作的难度比单项的文化遗产保护要难得多。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传统村落发展滞后。很多传统村落为什么留到现在,它是分布在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落后。二是支持力度不足。三是管理十分薄弱,有法不依、破坏性建设现象时有发生。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调查,尽快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基本上能够把有保护价值的全部调查到。”
截止目前,已有1500多个村落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大多数分布在贫困地区。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并存?赵晖表示,平衡旅游开发和古迹保护是一个全世界普遍性的问题,目前中国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开发过度的问题,未来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将注重保护,避免低层次开发。“传统村落可以搞一些旅游开发,但是传统村落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旅游。我们旅游过度开发比较低层次,大部分是一般的普通餐饮店、商店,面搞得很大,但是收入并不高,所以在旅游业态上要加以引导,不仅仅是这种低层次的,比如你的传统产品的开发研究、提升生产和加工水平,比如你把一些古建筑开发作为较高档次的客栈等等,这样把它的业态和效益提高起来,避免大规模低层次过度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