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闻名的景区文物上刻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吃自助餐浪费严重、随意插队不守秩序、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热议。
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李顺刚认为,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事出海外,根在国内。近20年来,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化过程,但很多中国人并未适应新的变化,将国内没有顾忌的举止带到了国外。日本从小学就开设了社会课,告诉国民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怎么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而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加强公民素质的教育和公民身份的认同。
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是关系国家文明形象的一件大事。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的报道产生了一定效果,中国游客乱插队的少了,乱丢垃圾的也少了,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想以优良的个体素质展现高水平的国家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教育做起,成年人也需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相信随着中国人素质的逐步提高,这些问题会慢慢得到解决。
事实上,海外旅游文明形象的塑造是个长期过程。上世纪60年代,日本游客在世界上的口碑一度也很差。日本政府用漫画形式出版《日本国民海外旅行礼节指南》,告诉国民在国外不要穿着拖鞋逛街,女士穿裙子时不要蹲在地上等。经过30年的宣传教育,如今的日本游客形象在世界上有很大提升。中国游客也要经历教育熏陶过程,对眼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要“妖魔化”。
十几年前韩国人出境旅游人数开始增加时,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太好。随着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韩国游客开始重视自己在国外的行为,韩国人在国外的形象也有所改变。同韩国一样,中国游客也正在逐步经历这样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