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国庆长假,国民的出游素质再次经历拷问:国庆当天,11万人在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后留下5吨垃圾,引起了舆论关注与批评。而国人境外游的不文明行为,更是遭受“白眼”。今年5月,国人埃及神庙浮雕上的“某某到此一游”,以及中国“洗脚大军”从杭州西湖转战到法国卢浮宫,网友不禁惊呼: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案例 有游客把陋习带到国外去
从事设计工作的李女士喜欢到国外旅游。在她看来,习惯性地将陋习带到国外仍是国人的通病。李女士说:“一次我在新加坡鱼尾狮广场拍照时,一对中国年轻情侣突然激烈地争吵起来。原来,女的想在广场购物,男的不让买。随即,男的当众给女的甩了一巴掌。”
那一巴掌并未让争吵停止反而愈演愈烈,这对情侣不顾一切地扭打在一起。周边顿时水泄不通,指指点点声音四起,让同为中国人的李女士觉得无地自容。
“在印度徒步塔尔沙漠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名中国游客不讲团队协作,多取了一个公共睡袋。”李女士说,那次徒步印度沙漠,来自不同国家的10多名驴友组成一个团队,公共睡袋按每人一个配备,一名四川籍驴友在露营分配睡袋时多拿一个睡袋,完全不顾团队中其他国家游客的感受。“睡袋事件”发生后,之后的数日里,李女士与这名四川游客遭到了其他游客的冷落。
而常年游学瑞士的赵先生对国人游国外的素养颇有感受。“很多中国游客初到瑞士,对环境卫生保护的热度也只停留在最初。”赵先生说,比如随地吐痰,总觉得吐到纸里再找垃圾桶扔麻烦。
“我瑞士朋友的孩子在大街上见到中国人随地吐痰,总会不解地问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吐在地上?”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赵先生总是脸红得不知所措。
导游 一些游客不顾及他人感受
杨女士是境外旅游的资深导游。她说,对于出境游,目前还不能苛求游客的素质有多高,但至少不能做得太丢脸了。
近些年,东南亚旅游发展风生水起,泰国游一度跃居东盟旅游榜首,中国人到泰国旅游也在逐年升温。杨女士说:“有一次我带团到泰国,发现一名游客不见了踪影,所有人等了他一个小时,并四处寻找他。后来得知他与别的团跑到其他景点蹭玩去了。”
“我们找到那名游客时,他却若无其事地在那里吃他的水果。”杨女士说,这名游客擅自离团,让所有人都很生气,杨女士作为领队更是气到了极点。她说,还好该游客没有发生意外事故,但如此做法完全不顾及大家的感受。
声音 国人出游素养提升需普及
早在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规范性文件。
《指南》、《公约》的发布,加上导游这些年来就这些问题的反复提醒,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但普及之路仍很漫长。
业内人士指出,诸如上述不文明的行为,目前在国内外的景点以及各类公共场所,仍随处可见。从事教育工作的孙先生认为,素养的提升应如义务教育那样从小抓起,并做到相对的普及。中国公民文明素质不高并不是作为一名游客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要提高的不是游客素质,而是全体国民的素质。也有市民认为,不文明行为并不只集中在中国游客身上,只是近年来出境游升温,中国游客规模大,显得更扎眼而已。当然,如果有关部门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多关注这个现象,确实有利于培养文明出游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