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
车票全国通退通签
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推出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业务,即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开车前“哪买哪退”或乘车站办理,改为在开车时间前,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
退得越早扣费越少
与通退通签业务一起出台的另一项规定,则是梯次退票方案,也就是说退票越早,退票费收取得越少。铁路部门表示,此项规定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
按照方案,旅客退票时,在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
■反响
质疑“变相涨回退票费”
对于昨天铁路总公司同时推出的两项规定,在网络上是毁誉参半:网友对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非常赞同,但对于梯次退票方案则都是“板砖”。
据了解,目前火车票退票费于2011年9月25日由20%降至5%。也就是说,火车票多年来20%的退票费下调还不到两年。网友纷纷质疑这项规定就是“变相涨回退票费”。也有网友表示,很多旅客购票都有“占坑”心理,根本原因还是买票难。网友建议,“把开车前两小时之内退票改成收20%比较合理。”
■调查
春运日退票超过5万张
记者从北京站了解到,今年暑运期间,仅北京站最高日退票近8000张,平日也有4000多张;北京西站平日退票7000多张,高峰则超过1万张。这其中,临到开车前才退票的超过半数。这也是频繁出现旅客购票无门、但车上多有空位的原因。
据北京铁路部门介绍,火车票最紧张的春运期间,北京地区每日退票达到5万余张,其中四大火车站每日退票就达3.1万张。不少旅客退票的原因就是担心票难买,先买低等次车票“占坑”。而且很多车票都是在临开车才退,根本来不及返回网络再次销售。
■回应
引导提前退票方便再售
昨天,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对梯次退票方案进行了回应,其表示,目前铁路运能总体上难以满足需求,在春运、暑运和小长假、“黄金周”等高峰期间,仍然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而高峰期间的大量退票更加剧了这种紧张状况。
据统计,2013年1月1日至7月15日,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铁路退票有两个特征:一是越逢客流高峰退票量越大,比如今年春运期间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3倍。二是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退票的比例为73.5%,24至48小时退票的比例为11.7%,48小时以上退票的比例为14.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旅客同时预订了不同时间和车次、席别的车票,等到临走才退掉多订的车票。这样增加了这类车票发售的难度,造成了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
这次铁路部门根据旅客购票规律,制定实施梯次退票方案,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导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相关链接
以前火车票怎么退
1997年12月1日起,铁路客运运价规则实行,火车票退票费按照每张车票面额计算,收费标准按每10元(不足10元按10元计算)核收,按车票面额每10元收取2元退票费,2元以下的票价不退。当时的铁道部推行退票费标准屡遭质疑,被公众斥为“霸王条款”。
2006年1月1日起,铁道部对火车票退票费进行修改,改为按每张车票面额计算,收费标准为20%(四舍五入到元)。这一调整让不少网友认为“隔靴搔痒”。
2011年9月25日起,旅客火车票退票费标准下调,开车前,退票费由原来按每张车票面额的20%计收下调为按5%计收,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计算,退票费最低按2元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