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不文明旅游行为时有发生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成为形容中国部分游客的口头禅。有的游客拍照时经常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市民赵女士曾经参加散客拼团前往新疆旅游,在五彩滩景区,有的团友为了寻找最佳角度,跨过围栏进入到悬崖边取景,而在这些游客的不远处,是禁止进入拍照的提示牌。
驴友高先生去过不少地方,他认为最不能接受的是看见在各个景区的建筑上、树木上、甚至厕所门上那些异常醒目的到此一游、爱情宣言,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语句。记者从市内多个景区了解到,目前游客的素质普遍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仍时有发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游人太多,为了维持秩序和清洁景区内卫生,每到节假日除了环卫工人全天候跟踪打扫外,景区内的所有员工也都要上班搞卫生。 ”某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而这些陋习同样延伸到了国外,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出国游十大常见不文明行为”中,上厕所不冲水、参观时插队加塞、在宗教场所嬉戏等都榜上有名。
法规:《旅游法》禁止不文明行为
《旅游法》第十三条指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据了解,本法中所指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主要是指中央文明办与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10月公布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指南和公约专门针对游客较易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对于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除了对旅游者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做了规定外,本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对于《旅游法》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明令禁止,市民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非常必要。“不文明出游行为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尽管以前也有倡导文明出游,但法律条文可以让人们从心底里产生敬畏,从而减少不文明行为。 ”驴友高先生说。
本市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说,游客在报团后都会拿到游客须知,领队及当地导游也会在路上反复强调当地注意事项,但是如果游客真有不文明情况出现,旅行社也不能对游客硬性要求,只能尽量劝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管是将不文明行为作为一种道德约束,或者上升到法律层面,都需要社会各界的一致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文明教育,同时呼吁有更为详细的细则出台。
5月16日,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副总理汪洋以“治乱必用重典”再次强调《旅游法》的实施问题。
他指出,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居民出国旅游。《旅游法》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有关方面要在宣传、贯彻、实施《旅游法》的过程中齐抓共管、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