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6号楼顶望去,7号楼已多出了整整一层。张驰 摄
近日,北京一处违法搭建的“空中别墅”长达6年无法查处的案例,引发舆论热议。 “上海也有类似的楼顶违法搭建。虽然够不上‘空中别墅’的规格,但也算得上是‘天上房间’——凭空多出一层楼,房屋面积翻番。 ”
市民反映的这处违法搭建,位于虹口区同丰路666弄7号楼的顶楼。四年多来,该小区居民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可这处“天上房间”,却依然稳如泰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同丰路上“楼外楼”
爬上同丰路666弄6号楼楼顶,本该与7号楼连成一片的屋顶,被一道扎眼的红砖墙拦腰截断。墙内,是7号楼1601室业主带头搭起的一整片违法建筑。
这个小区有个高端洋气的名称:大上海紫金城。资料显示,小区2006年开盘,由11幢多层及高层组成,高层有16层,总户数576户。2008年,楼盘交房使用。
在出售之初,开发商就将16楼的单价定得较高,理由是顶层住户将“获赠”“炮楼”作为“储藏间”。尽管事后发现这些储藏间是设备房,属公建配套,但因为变频增压泵等设备已被移出,部分业主便对储藏间开始了理直气壮的改造。
其中改造动作最大的,就是7号楼1601室业主。据居民反映,这位业主当时是该楼盘开发商爱景置业的副总经理,从2009年5月份开始改造。第一步是将楼顶水箱搬到了电梯井上方,并将10吨水箱改为6吨;第二步,在腾出的地方搭建房屋;第三步,在原屋顶打开缺口,加装楼梯通向楼顶违建。于是,房子摇身一变成了复式房。
物业发现时,木已成舟。有居民估算,1601室的面积为90多平方米,楼顶违法搭建也有近百平方米。按照当时开盘价每平方米1.8万元计,凭空就多出了180万元。而现在该区域的房价每平方米已升至3.6万元。
这套“复式房”随即被用于出租。知情人士透露,楼顶搭出了3间房,加上储藏间,共4间;楼下则隔成了3间房,整套房租给了7、8户人家。而“天上房间”的真正业主,没在这里住过一天。
“楼外楼”下烦恼多
“一塌糊涂。 ”面对记者,小区居民发出无奈的感慨。
10吨水箱被擅自缩减了40%的容量,导致3楼以上40多户居民用水苦不堪言。业委会反映,只能靠底楼水泵拼命抽,到目前为止,水泵因“过劳”已换了3个。况且,1601室一套房内住了7、8户人家,也让居民们心生不安。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移位后的水箱没有放置到电梯井承重梁上,而是直接搁在预制板上,对整个电梯井的结构产生了影响,7号楼的电梯经常出现故障。最高峰时,曾一天坏过3次。还有一次水箱漏水,差一点水就流进电梯井。
电梯坏了就要修,一位居民很是气愤:“问题是1601室造成的,却要用大家的维修基金修,什么道理! ”
不仅如此,因为水箱的供水位控制线被拔掉了,只能由物业安装一个临时的。相关的消防储水设备也被做了更改,埋下安全隐患。
1601室的搭建起到了“示范效应”。很快,1602室、1603室也在楼顶搭起了“阳光房”,其他楼顶的违法搭建也纷纷涌现。如今从空中俯视,蓝白相间的石棉瓦已掩盖了7号楼楼顶的真容。16层高的楼房,生生被搭成了17层。居民反应强烈,甚至拒交物业费,物业感叹自己成了“夹心饼干”,因为解决与根治问题的权力不在他们那儿。
投诉四年无回音
记者在小区采访时,很多居民欲言又止,担心打击报复。 “反映四年都没能查处掉,似乎‘后台很强大’”。
“他当时是开发商的副总,怎么管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表示,当时的物业是受雇于开发商的,因此对副总的行为肯定有“放水”之嫌。而借助副总身份,1601室的很多改造,都直接由建筑施工队操作。 “楼顶那个储藏间,都特别多给了他一些面积。 ”
违法搭建完成后不久,就有居民投诉到12319城建热线。2009年8月12日,虹口区拆违办根据12319转来的投诉,先是转给城管,后来又移送给了区房管局,之后就再无答复。今年6月18日,虹口拆违办又移送过一次,也没有下文。 “拆违办不是执法主体,相关部门没答复,我们做不了什么。 ”
8月14日,街道房管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找不到业主,所以相关工作很难开展。“接下来会抓紧处理的。 ”他如是回答。
而大上海紫金城的居民们,在“天上房间”的相伴下,继续着已经四年的等待。
拆违究竟难不难
对拆违,接受采访的政府官员概括为“两头难”:一头是对违法搭建的认定,一头是对拆除违建的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建筑的判断,必须现场勘察,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而涉事人往往“人间蒸发”,让行政效率大打折扣。在拆违过程中,也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烦。除了违建业主的强烈反弹外,历史资料不全和现场施工难度,也经常使拆违工作停滞不前。比如某区有次拆违行动,在拆除设计图上没有的墙时,却意外发现墙内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连在一起。拆违部门想找竣工图比对,房管部门称竣工图找不到了……
但长期关注拆违问题的市人大代表、上海公民律师事务所主任金永红认为,拆违难,最主要难在各级部门不愿意较真、不愿意得罪人。 “很多拆不掉的违法建筑,业主往往要么有钱,要么有势。 ”在他看来,对于拆违的各个方面,法律上都有明确规定,没什么含混的地方。“比如虹口区这个违建,一切费用都应由被执行人承担,包括后面更换水箱等等,这是没有疑义的,就看有关部门能不能深挖下去。 ”
就在去年,江湾轻纺批发市场存在了四年之久的10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被虹口区有关部门拆除,赢得一片叫好。 “领导重视就好拆,不重视就打马虎眼,拆违不应陷入这样的怪圈。 ”
发稿前,虹口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联系记者并表示,目前该小区内所有涉及顶层违建的住房已被限制交易,区里已经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将努力推进小区的拆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