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31年出版的《亚洲的稀有植物》,颜色鲜艳如新
中山植物园收藏的西方典籍,最古老的一本出版于1633年
《英国皇家植物志》最早的卷册1787年出版
84岁中山植物园将出新,大家才知这里藏着好多宝贝——
180多年前的手绘植物志
惊艳到你了吗?
翻开厚厚的黑色牛皮封面,里面的纸张虽然微微泛黄,但仍绵软结实,完好无损;更令人惊艳的是,每一种植物都配有漂亮的手绘彩图,虽然历经百年变迁,这些画依然鲜艳如新,让人忍不住伸手去摸……
如果不是中山植物园即将出新,打算建个图书馆,就算是在这里工作了30年的老员工都未必知道,园里还有这么多的宝贝。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作为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中山植物园里藏有一大批古籍植物志,其中,仅中文版就有500多本,最早的是元代出版的;西文原版古籍也不少,最古老的是1633年的,里面有大量古老的英语词汇及语法,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记者也看得两眼发花,别提还有更多的典籍,是用纯拉丁文写的。
180多年前的手绘花草栩栩如生
“这些书,从来不允许外借;拿出来看看一般也不允许。”昨天,中山植物园的图书管理员从库房里抱出几本“老古董”。
其中有一本最显眼。4开本的“块头”,比《现代快报》的两个整版还要大一圈,占据了半个办公桌面;黑色的封面非常厚实,据说这是牛皮做的。翻开里面,一页页精致的手绘彩图,有花、有叶、有果、有根、有茎……甚至还有果实等部位的剖面图。这些画色彩鲜艳,画工细致,如果不是书页的纸张微微泛黄,实在难以想象,这本书是1831年出版的,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
整本书都是拉丁文,书名翻译成中文叫《亚洲的稀有植物》。扉页上有两枚章,一枚是中华民国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另一枚则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其实是日本侵华的一个科研机构,抗战胜利后,该所被中科院的前身即中央研究院的植物所接管。
虽说书本收录的都是当时的稀有植物,不过现在看来,有些面孔还挺熟悉,比如牵牛花、木兰、百合科的植物等,可见,有的花卉当时还没普及,但经过这些年的园艺栽培,已经成为较常见的品种。
最老的中文古籍已有700多岁
比它还要老200岁的西文典籍,译名为《花园的草本植物》,同样图文并茂。页边角已经泛黄变黑,但纸张摸起来仍然十分有质感。这本英文书,咱们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记者也看不懂。它出版于1633年,当时已属于早期现代英语,但书里仍然有不少词汇及语法“古意盎然”。
中文古籍方面,最古老的出自元代。这是重新出版了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大全本草》,出版年代为“大德壬寅孟春”,即1302年。
在植物园的线装古籍名录上,记者还找到了很多后人熟悉的植物学古书。比如,光绪年间印的《金匮要略论著》《齐民要术》,上海太原氏重刊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清刻本的《群芳谱》……
当然也少不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且有多个版本,有清代渔古山房版的,也有芥子园版的。每一件都是珍品。
图书馆将给这些宝贝一个安全的家
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图书馆负责人惠红研究员介绍,这些古籍,一部分是从中山植物园前身中央研究院流传下来的,还有不少是从古籍书店及民间淘来的。
中文古籍有500多本,主要以明清时期的线装书为主,种类多为本草、医药,植物谱录等;西文古籍加上60年以上历史的原版外刊,多达四五千册,其中包括一些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典籍,多以植物学、博物学著作为主,《英国皇家植物志》就收藏了166册,最早的卷册1787年出版。
由于条件有限,现在这些宝贝全都堆放在办公楼的一间库房里。平日里,对付潮湿、白蚁等古籍的“死敌”,图书保管员可是费尽心思。
为了妥善保护好它们,中山植物园打算在这次的整治中,兴建一幢1500平方米的图书馆,让它们有个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