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要做真正的“国际旅游岛”,必须要做到基础设施完备,各项旅游的配套设施齐全。目前,海南离国际旅游岛的要求相去甚远。
尽管地产项目在海南非常火爆,但在海南其他的酒店、房地产等类似项目,你会经常听到游客相同的抱怨。当导游的大巴把游客放下后,游客很难在这个星级酒店或者高端地产项目周边,找到一些活跃的商店或者市场,更不用想会有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
在游客进到海口或者三亚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里后,接踵而来的问题会更多。
譬如,从下飞机或者火车的那一刻,你就会面临一个打车的问题。初来海南,游客大多会选择在固定站点等出租车,但出租车司机很多时候会先问游客要去哪里,然后再决定送还是不送,很多时候又可能得到的答复是“不好意思,我已经跟别人约好了,要在这里等他”。
黑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们拒绝游客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嫌游客去的不是旅游点。如果去旅游景点,他们可以拿到固定的“停车费”。
另一方面,从游客出站口的那一刻开始,便会不断地有开黑车的司机上前询问“老板,要去哪里,我送你吧?”正规出租车坐不成,游客只得选择坐黑车。
在海南乘坐出租车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一是要等座位都塞满才开车;二是总感觉车价高了很多,有种“被宰”的心态。
在很多交通不便的地方,黑车几乎成了出行的唯一选择。
另一项基础设施滞后也曾经引得海口全民讨论,那就是“厕所问题”。曾有外地游客在海口大街上内急,最后不得不打车去找厕所。有海口市民建议,不妨让市长、市政部门负责人,早茶后每人先喝三个椰子,然后徒步到海口的大街上调研,现场讨论解决海口的公厕建设问题。海口公厕问题,甚至引起了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原党委副书记、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廖逊的吐槽:“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号建设工程,是大规模修建体面厕所”,而这件事还需要省委书记本人亲自挂帅。
在他看来,要做真正的“国际旅游岛”,必须要做到基础设施完备,各项旅游的配套设施齐全。目前,海南在基础设施上相比“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初已有了长足进步,至少每一个村落基本都通了公路,但离国际旅游岛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三亚工作的一位导游对记者表示,旅游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其中前三项是基础条件,但现在游客们大部分的投诉,都是在“吃”“行”两方面,这暴露出当地有关部门管理能力滞后。
5. 被边缘化的本土居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本土居民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正在被外来的投资者和游客从中心城区挤到郊区。
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不但游客抱怨,海南本地居民也在抱怨。
农民老陈坐在自家院子里吹风,享受着午后惬意的时光。说他是农民,可能有些不确切,因为他已没有了承包地,不久后也会从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不久前,他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签署征地协议,拿到了补偿款,正在等安置房。老陈有一个22岁的儿子,按照政策,他们一家能分到两栋三层小别墅,外加在黎安海风小镇上的两个铺面。
对于这样的安置,老陈是满意的。但他担心没有了土地,以后的生活除了政府发放的补贴,就全要依赖旅游区的发展。
老陈所在的村子,位于海南省陵水县黎安镇,被划为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后,试验区工作人员专门召开过失地农民招聘会,免费为他们做园丁、厨师等工作的培训。
但老陈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也实在不知道未来能做些什么。除了贡献出自己的土地,“国际旅游岛”之于他,是个很陌生的感念。
对未来的迷茫,似乎成了像老陈这样失地农民的共性。而生活在海口、三亚等地的本地居民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今年5月份,三亚市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位于吉阳镇落笔村5.7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实施强拆。这些被强拆的建筑,大多位于半岭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用地内,那是三亚市“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国际旅游岛规划获批以来,三亚对违建实施“铁锤行动”,共计拆除违法建筑300万平方米。这些建筑除自住的外,重点项目内抢建的违法建筑及“小产权房”所占比重最大。
在海口市,沿着滨河大道一路下去,“小产权房”触目可及。居民们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分一杯羹。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原本居住在海口、三亚的本土居民发现,虽然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在大幅提升,但他们却被边缘化了,正在被外来的投资者和游客从中心城区挤到郊区。
高涨的房价和物价,也是本土居民压力顿生的因素。他们依然拿着4000元月薪,却要面对高达万元、甚至数万元的房价。
当然,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海南人的个性。
“海南是一个很养人的地方,随便扔一颗种子到地里,就能长出东西来。”一位在海口生活了7年的律师评价说,这样的气候养成了海南人懒散、随性的性格,“哪怕身上只有100块钱,也要找个地方喝杯茶花掉,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议最初的提出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微博)对这个问题也有系统性的阐述,在众多公开场合,迟福林都谈到海南人缺少闯劲、不够进取,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认为这些弊端也是阻碍海南发展的因素。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对“国际旅游岛”的总结定位中指出,除了“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还有一个核心的定位即“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但,如何让本土居民参与分享“国际旅游岛”发展成果的模式,依然没有被创造出来。
在此情况下,海南本土民众,只能像之前多次机遇来临时那样,被动地参与到“国际海南岛”的建设浪潮之中,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
6. 政策拉动效应递减
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省政协委员陈仁君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所获得的政策优惠,已不足以吸引全国人才、资本流动至此了。
今年5月底,从珠海传来的一则消息,在海南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珠海市公布《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提出横琴新区将参照海南模式,申报“免税特区”,欲将横琴岛打造成“国际旅游岛”。
同在中国南海的珠海背靠粤港澳市场,又有着海南难以比拟的投资能力,如果珠海真的在旅游产业上与海南同质化竞争,海南何以自处?
虽然海南有着两项天然优势是横琴是无法比拟的:海南热带滨海旅游资源,“国际旅游岛”首先获批的先发优势。但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的政策拉动效应,正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递减。
就海南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来看,同纬度的马尔代夫、泰国等地,早已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偏亚热带地区对海南的竞争也不小。
海南旅游业要从这些早已成熟的旅游度假胜地“口中夺食”,这对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海南来说,难度不可谓不大。
另一方面,虽然“海南国际旅游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海南实际从国家获得的支持,除了财政部已安排的5年共50亿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外,其它大多只是政策支持。
而即使是获批的免税购物商店,占地大的免税店还是归于财政部管理的“中国免税”来承建和管理,海南省自己争取到的“海南免税”,其销售额与前者差距甚大。
与此同时,在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前后,也有包括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等区域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遍地开花,形成了区域百花齐放的局面。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亦被掩盖抵消。
“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是不可能出现了。” 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省政协委员陈仁君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所获得的政策优惠,已不足以吸引全国人才、资本流动至此了。
7. 融资风险与日俱增
海南这种基于政府融资平台、大举借债的筹资模式,正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央政府已经开始严控地方债务平台的规模。
据测算,从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海南全省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52万亿元。这个体量,数倍于海南建省25年累计完成的总投资。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发展意见,海南的投资重点将集中在改善基础建设、医疗、教育、卫生、房地产和物流等服务业的转型方面;而10万套保障房,以及民生和工程建设、旅游房地产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012年,海南固定资产投资2145.38亿元,以32%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但这仍然不到3.52万亿总投资的十分之一。如何满足如此巨额的投资需求,海南列出了三个方向:中央政府投资、海南地方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
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显然不能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投资主体。
依靠海南自己的投资显然也没有可能。2012年,海南财政收入创历史地达到409.4亿元,增长20.4%。不过,相对3万多亿的庞大投资需求,400亿的财政收入只是杯水车薪,何况这些财政收入还要应付庞大的政府其它开支,以及有赖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
吸纳社会资本是海南完成3万多亿投资的关键。
海南习惯以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这种投资的思路是开发商投钱建项目、政府募资搞基建。这种思路下,大量投资用于地产项目本身,导致海南吸纳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外来投资比例并不大。
李仁君告诉记者,目前海南利用的外资很少,通过股票上市或者债券融资的方式,筹集的资金也很少。最大的来源,还是通过成立投融资平台,向银行获得授信或贷款,以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早在2009年5月,海南省就成立了注册资本3亿元的海南省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海南省政府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和优势旅游项目开发、推进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的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为例,在十年建设期内,需投资1500亿元。2012年,试验区通过旗下融资平台,获得银行授信620亿,签订贷款协议154亿。贷款几乎成为试验区维持基础建设投资的唯一来源。
这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这种基于政府融资平台、大举借债的筹资模式,正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央政府已经开始严控地方债务平台的规模。
8. 国际旅游岛支点在哪
廖逊认为,海南只有在夯实海南产业基础,经过工业化的淬炼之后,海南才能蜕变成为“国际旅游岛”。海南发展路线似乎又回到了一个原点:先抓工业还是先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原党委副书记、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廖逊则认为,海南要解决钱的问题,还是需要老老实实地发展工农业。只有在夯实海南产业基础,经过工业化的淬炼之后,海南才能蜕变成为“国际旅游岛”。
不过,按着这个思路,海南发展路线似乎又回到了一个原点:先抓工业还是先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今年年初,海南“两会”召开前夕,廖逊通过海南本地媒体,发表了“海南梦需打三个补丁”的看法。
廖逊认为,根据《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到2015年海南要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这促使海南每年都需要制定高指标,结果之前三年连续落空;而在此期间,海南省的经济实力在国内不升反降,到2015年要完成全国中上等省份的目标基本无望。
究其原因,主张发展实业的廖逊认为是因为海南缺少工业,因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也绝不能放弃制造业,也需要抓住金融业这个“牛鼻子”。
这一建议,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海南发展思路的数次调整——“工业兴省”还是“旅游业兴省”的争论,在海南已经持续近二十年。
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明确,海南岛除了要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之外,还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任务。
按照上述思路,工业发展集中于“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主要是依托海洋油气开发的能源工业。
但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前,海南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发展不能破坏海南最基础、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天然的热带滨海环境。而大规模的油气项目,与这种定位显然有冲突。
海南要发展实业,存在两头在外的困难。一方面原材料大都需要从外部运到海南来,另一方面产品成型后,又需要运到岛外去销售。因而,海南现在能够大规模上马的工业,必然集中在石油炼化领域。
事实上,海南自2010年以来,一直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这其中既有类似海洋主题公园这类新型旅游项目,也有大型精细化工、大型基建等项目。即使获批“国际旅游岛”,海南也从未放弃现代工业发展。
今年4月20日,在海口的一个公开讲座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达了这种担心,他认为海南不能依托上重工业和化工业发展,尤其是有污染的工业项目更要坚决杜绝。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认为,国家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希望海南能够在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探索出一条体制机制创新的道路来,而不是说国家批准了就可以成为“国际旅游岛”。
从这一点来说,海南国际旅游岛需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