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海南省三亚市渔港(201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发
珊瑚礁有“海底热带雨林”之称。然而“中国网事”记者近日在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走访发现,无序开发和污水排放,正使三亚海域水质悄然改变。由于海水富营养化严重,三亚的大部分珊瑚处于“亚健康”状态,局部海域的珊瑚正面临衰退甚至消亡。
在海南省三亚市金鸡岭路金鸡桥附近,污水被直排到河道(2013年1月18日摄)。新华社发
大量污水通过雨水排水管直接入海
记者日前来到三亚湾海域走访时发现,虽然大的排污口很难看见,但却发现很多沟壑,里面都是污水,臭气难闻。“以前刮台风的时候,沙滩上的沙子退下去之后,能看到‘露出’来的大管子,现在的排污管道都很隐蔽,下大雨的时候就比较明显。”三亚湾一名环卫工人说。
据了解,三亚湾附近分布着十余家星级酒店以及数个居民小区,每年的污水入海总量以千万吨计。在“三亚湾排水整治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社会单位和居民私自把排污管接到雨水排水管上,使得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三亚湾海中。目前,三亚湾沙滩的泥化现象日益严重。
在海南省三亚市金鸡岭路金鸡桥一侧,污水被直排到河道(2013年1月18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沿着三亚南边海路走了200米左右,发现海边垃圾成片,有白色塑料盒、酒瓶、脏衣物以及其他生活垃圾,不时还能闻到一股臭味。记者还看到,接近居民住宅和酒店的地方,两根直径约30厘米的白色管子通向海边,正往海里排着污水。“这应该是居民家中排出的生活污水。”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还在大东海、“半山半岛”附近海域等地发现了排污管道。据三亚市水务局城市水务科科长陈玲介绍,三亚市2009年建设污水管网为145公里,经过3年的改造,至2012年底共建设332公里污水管网。2013年计划建设40公里,今年年底将达到372公里。
陈玲告诉记者,污水排放到海里的现象肯定是有的。部分酒店为了图省事,就直接通过雨水管排放污水,因为雨水是直接排放到海里的。
这是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海螺桥附近直排三亚河道的污水(2011年6月20日摄)。新华社发
部分海域珊瑚面临衰退甚至消亡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长陈宏说,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大量珊瑚礁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病原微生物增多。
陈宏说,目前,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有85平方公里,但珊瑚覆盖率非常低,大部分珊瑚处于“亚健康”状态,局部海域的珊瑚正面临衰退甚至消亡。珊瑚的退化严重影响了螺类、贝类、鱼类种群数量,还使岛礁岸线失去防护,甚至海岸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海洋保护专家罗九如分析认为,目前珊瑚礁被破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近岸珊瑚礁的破坏,主要由人类无序开发活动造成;另一种是深海珊瑚礁的破坏,主要是水质污染造成,但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是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海螺桥附近直排三亚河道的污水管(2011年6月28日摄)。新华社发
据了解,近几年由于海洋工程、滨海旅游、渔业活动等的影响,以及敌害物种长棘海星的爆发,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的珊瑚礁生态面临的压力较大,珊瑚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多数海域珊瑚礁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现象。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海洋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对三亚部分海域的珊瑚礁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仅使珊瑚处于“亚健康”状态,数量也减少了很多。
据调查,过去30年,我国沿海岸礁的珊瑚数量至少减少了80%。南海离岸环礁和群岛上,珊瑚覆盖率已从平均60%以上下降至大约20%。
陈宏说,原来在大东海退潮后还可出现一些珊瑚礁,但现在早已不见踪影。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人为导致珊瑚礁的破坏将会越来越频繁,对此,必须加以遏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多位专家呼吁,国家和相关部门对珊瑚礁生态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亟待加强,并应抓紧研究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可行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