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风景区部分涂鸦
14岁南京中学生丁锦昊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下“丁锦昊到此一游”,此事经央视报道后,引发全国热议。
这7个刻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上的汉字,让许多国人无地自容。其实,“丁锦昊”并不只在埃及,在黄石也不少。
记者昨日走访黄石4个主要景点,发现“到此一游”、“XX爱XX”等刻字留言几乎成为景区的普遍“疮疤”。
现象:4个景点全部长有“疮疤”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东方山风景区。一进入盘山公路,记者就发现道路两边的石壁和护栏上依稀刻划着文字。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记者大略数了数,就发现10余处涂鸦,内容有“小乐到此一游”、“柿子来过”、“虎子漂过”等。
接着,记者又来到团城山公园。在公园一凉亭的外墙上,洁白的墙壁被涂得乱七八糟,有绘画,有爱情表白,甚至还有骂人的文字。
随后,记者又先后来到中窑江滩公园和西塞山风景区,发现情况与前两个景区几乎一样。
在江滩公园,记者发现江边的护栏和公厕上都涂满了大大小小的文字,其中不乏骂人之语。
在西塞山风景区,记者在山腰的两个凉亭处均发现了涂鸦,红色的漆柱上被刻画上“王林到此一游”、“李端旺到此一游”等,这些字有的是用白色颜料笔写上去的,有的是直接用锐器刻上去的。令记者吃惊的是,道边的景点简介牌和林中的树木也被刻划上文字。不少树身伤痕累累,刻上去的字随着树木长大而变形。
调查:五成以上网民认为涂鸦耻辱
“丁锦昊”事件发生后,凤凰网专门就此做了一项网络调查。截至昨晚7点18分,已有364,021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50.55%的网友认为此事是国人的耻辱,脸丢到国外去了;44.59%的网友对此现象感到悲哀,认为中国人生活富足了,但离文明还很远。对于此事发生的原因,38.35%的网友认为是国内公民素质状况决定的。
对于团城山公园遭涂鸦的现象,网友“爱吃荔枝宝宝”表示已经习惯这种现象了。在东方山风景区,一名游客对记者说,好不容易来一次景区,如果不留下点什么,感觉有点可惜,他对涂鸦现象表示可以理解。
记者走访中发现,黄石景点内疏于管理,这给某些喜欢涂鸦的游客创造了机会。团城山公园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人员有限,而游客人数多于管理人员,管理起来有难度,很多地方管不过来。“要是我们看见有人刻字涂鸦,肯定会去制止,但这主要还是靠游客自觉,爱护景区的环境。”该负责人说。
专家:
国民素质需提高
国民为何热衷“到此一游”这样的涂鸦?对此,湖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洪威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洪威雷说,现在旅游景点遭涂鸦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源在于国民素质问题。他说,中国的传统就是光宗耀祖、世代流芳,但有些人把这一观念想偏了。他们把这个观念放到个人身上去体现,把个人放大,而不是想到怎样去建功立业来光宗耀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抱有这种思想观念的人,每到一个景点,首先想到的是留下自己的东西,不是考虑学到什么,而是留下让人嘲笑的东西。
洪威雷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就是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政治课要多讲现实问题,不要讲空话套话。而这需要国家、学校和全体国民共同努力。
湖北鸣伸律师事务所叶桢律师也认为,从法律层面来讲,涂鸦是破坏公共财物,涂鸦者理应受到处罚。但从现实层面看,由于景点管理上的薄弱,导致取证困难,处罚实施起来有难度。他认为,遏制涂鸦的关键在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道德水准,转变公民思想观念。
记者手记:别让一个孩子替我们“背黑锅”
如果没有游客微博曝光,如果没有央视报道,“丁锦昊”或许不会浮出水面,其家长也不会出来公开道歉,也就不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议论。正如洪威雷教授所说,央视的报道给国人提了一个醒。
报道发出后,对丁锦昊的指责较多。其实扪心一想,如果换作是我们来到埃及卢克索神庙或者其他什么庙,我们也怀着跟他一样的激动心情,能否管住自己的手,不去涂上一笔?
事实是,“丁锦昊”事件报道后,全国不少媒体又曝出更多景点遭涂鸦的问题,如北京古迹被涂鸦、颐和园铜牛“遍体鳞伤”、杭州西湖各景点的涂鸦几乎成为景区“标配”。
记者走访黄石景点也发现,涂鸦现象几乎处处皆有。所以,“丁锦昊”并非个案,他有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
由于媒体对典型的曝光,“丁锦昊”这个14岁的孩子一下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指责是无意义的,因为这并非个案。我们要做的,除了反思,更多还是要把心思放在教育上,通过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综合素养,提高公民的思想认识,改革落后的思想观念。唯有如此,中国人才能找回尊严,这个14岁的孩子才不会替我们“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