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绝非个例,对此,沪上旅游业者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旅行社方面近期在游客出团说明会上都强调文明出游,提醒市民尊重当地习俗并注意个人文明。业内专家则认为,对于此次事件的关注,不应停留在旅游文明本身,更应思考如何使国民教育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事件进展:涂鸦被清除 引发网友进一步质疑
两天前,丁锦昊父母替孩子向公众道歉,并表示在媒体的舆论之下孩子“痛哭了一晚”,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因此而告一段落。
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昨日公布由新华社摄影记者在5月26日拍摄的一张照片来看,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神庙前,此前浮雕右侧人物身上的中文涂鸦已基本被清除。记者仔细比较新华社记者拍摄的这张照片与此前网友“空游无依”提供给本报的涂鸦原图后,基本确定这应该就是“空游无依”拍摄到“到此一游”字迹的同一块石壁。
不过,不少情绪激动的网友在看到这张新华社提供的照片后却更为质疑,因图片中无意拍摄到的一名成年男性游客的身高仅到被刻字浮雕人物的小腿处,很多网友质疑还未成年的丁锦昊身高应该是够不着浮雕人物的上半身位置并留下“到此一游”字迹的。
“我想说,看石壁前成年人和石壁的高度相比,刻字小孩要是没有家长抱着能刻得了么?道歉说孩子不懂事,我看十有八九是家长教的。”“家长教育的缺失和万般纵容,造成部分孩子比较自我。”有网友怀疑丁锦昊父母在道歉中提及的“事先不知情”存在欺骗之嫌,还很有可能是其托举着帮助孩子完成涂鸦的。
连锁反应:高级记者被曝13年前在敦煌涂鸦
随着此事件的不断升温,抓拍各大景点内的“到此一游”图片也成为了不少网友近期的热衷之事。而两天前,有网友在微博上贴出照片,在敦煌壁画上出现“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的涂鸦,随后迅速引发众多网友的转载。
发布此图的网友“BMV988哥德堡”称,自己在5月19日前去敦煌石窟东千佛洞第2窟参观时看到这片涂鸦,涂鸦为“二000年立夏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BMV988哥德堡”表示,这个涂鸦在2号窟入口左手墙壁,比自己肩膀略高的地方,用签字笔所写,清晰可辨。本来按要求窟内不能拍照,他在征求讲解员同意后拍下这张照片。
此贴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高级记者就只有这种素质?”不到两天,“宋寅”竟成第二个“丁锦昊”,对此,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昨日通过微博忿然回应:“经查询,近日被网友广泛关注的敦煌古迹留名事件,其当事人13年前确为本报河南办记者。2002年,此人因违反报社规定被除名,后去向不详。这一事件虽然发生在13年前,但其影响之坏,令本报蒙羞。连日来,本报同仁对此有辱报格之行为,非常气愤并同声谴责,如相关部门追究其责任,本报愿意全力配合。
业内倡议:旅行社在出行前应强调注意事项
连日来舆论对于丁锦昊行为的热议,让国人出游文明的话题成为时下最热话题。
沪上多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在埃及千年文物上刻字涂鸦的事情先前的确少有听说,但国人在出游时的确有很多不文明行为,旅行社今后会在行前说明会上做进一步强调,提醒游客注意个人文明和尊重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业专家认为,“到此一游”所反映的绝非仅是旅游文明的问题,而是整体国民素质有待提升。
“丁锦昊在刻字的时候,可能从这个孩子的角度出发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一项‘犯罪’,也许觉得没什么大错甚至得到了父母的默许,因为‘到此一游’在国内的景区里已经司空见惯,可以说在许多国人的潜意识里,在景点刻字就跟过马路乱闯红灯一样,明明知道是错的,但认为可以被原谅的,并不是只有少数人这么做。”中青旅控股市场推广部总经理葛磊坦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文明和不文明,在旅行中都会显现出来,社会需要的是达成一种文明的共识,让错误的行为没有生存空间,并且人人以身作则。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次的事件绝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旅游事件或者丁锦昊个人特例的行为。“国人到此一游的习惯其实可以理解,管理部门是否能提供给游客这样一个精神发泄的渠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公民素质的整体欠缺是整个国家精神层面面临的问题,绝非通过惩罚或者罚款的方式就能根治,这还需要长期国民教育的跟上。”
文明贴士
■礼貌习惯:
使用飞机的卫生间后主动把洗手间擦干净再出来。
在服务人员为自己服务或者下飞机前对空姐说声“谢谢”。
在酒店或旅馆住宿,如果晚了,要轻拿轻放行李、小声说话,以免打扰其他客人休息。
公共场合尤其是自助餐或者乘电梯时最好低声交谈,尤其是家长训斥小孩不要乱跑时。
跟街头艺人合影或者是用餐后,记得给小费。
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最好用手或者餐巾纸捂住口鼻。
参观古迹和博物馆的时候尽量做到“四不”:不拍照,不触碰,不大声喧哗,不饮食。
旅行中拍人像尽量征求对方同意,哪怕只是眼神的示意,尊重当地文化,不能拍摄的地方不要偷拍,宗教场所、神坛一般也不要乱拍。
吃口香糖后,请用纸巾包好吐出来的口香糖,再扔到垃圾桶。
■各国风俗:
在日本旅游时,在大街上不要边吃边走,在店里吃完再走。在电影院或者地铁里将手机调至静音,有电话到方便处再接。
在韩国旅游时,进韩国人家里记得要脱鞋,一定要注意穿干净的袜子,袜子不干净或有破洞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印度旅游时,不摸小孩头顶,不用左手接东西,不用左手与人握手。
在马尔代夫旅游时,进屋前需要先洗脚,洗干净脚上的沙子。
在穆斯林国家,不主动和女性握手,不擅自给当地人拍照,要求与人合影须谨慎。
在新加坡坐巴士,要主动买票,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碰到查票的。乘地铁不能吃东西,不能带榴莲上公共交通,乱扔烟头,吐痰,横穿马路会罚款,入境行李里不可以有超过2整条香烟。
欧洲有很多教堂,请不要穿着过于暴露,进门请脱帽,不要用闪光灯,不要用相机支架,请保持小声说话。
意大利忌随便坐地。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或威尼斯大教堂参观的游客须当心!如果走累了想在教堂台阶或人行道边上坐下小憩一会儿,那就可能被处以50欧元(近500元人民币)的罚款。
去匈牙利旅游,不论是住店,还是用餐,千万别弄碎裂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器皿,就会被人认为是要交逆运的先兆,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到西班牙去旅游,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如果没有戴耳环,就会像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会被人笑话。
记者手记
刻在心里的文明
短短几十个小时,这个孩子的名字和他的个人信息、成长经历迅速被全国人民知晓了。他出名了,以这样一种极端负面的方式。连日来,在稿件中不得不数次提及这个名字,但又非常担忧孩子的内心会受到怎样的创伤。
站在一个普通公众的角度,我十分能理解大家的痛心疾首、气愤难当。不管是对于这个孩子的指责、还是对于孩子家长教育方式的问责,都是不无道理的。站在一名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心中非常清楚过度的舆论关注、媒体的犀利言论,有时候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刀刀见血。
这样的行为绝非个例,只是不巧这一次,这个孩子将它刻在了千年文物上,他可能并不明白这与刻在故宫的城墙上、敦煌的石窟上有何区别?其实我们都明白,刻在哪里根本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有没有把文明意识刻在自己的心里。
莫以恶小而为之,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