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出事了。从故宫上一次被盗,到故宫内建私人会所以及“错别字事件”,公众已经习惯了故宫经常出事,但是,鉴于对国宝受损的心痛和故宫安保的担忧,故宫管理系统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任何一个公共场合,突发性事故总会难以避免。旅游旺季,每天平均接待几十万人游览的故宫,也当然无法保证所有的游客都文明自觉。可是,公众为什么还要按着故宫管理层不放,非要让故宫方面解释清楚呢?
国宝文物,是公共财产,是全体国人的共有财产;关心每一件文物的安全,是公民之义务。这是公众关心故宫种种事件的最原始出发点。可是,故宫管理方越来越像“扶不起的阿斗”,近几年来更是陷入了“事件频发”的高峰时段。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故宫方面说除了加摄像头、升级安保,也并无更大方面的革新或变革。
故宫的真问题,并不在于摄像头是否高清,也不在于有多少个摄像头,而在于故宫是否建立起了现代管理体系。
故宫首先是一家事业单位,同时,故宫又像我国的所有景区一样收取价值不菲的门票。换言之,故宫既拿了纳税人的钱,又拿了游客的钱,是典型的重复性收费。如果这种“双重收费”都不能让故宫拥有一套让人放心的安保体系,则公众就一定有理由来质疑故宫的管理。
既“吃皇粮”又收“买路钱”仅仅是故宫的问题之一。故宫在对相关事件的处理方面,也显得有些无法服众。依《文物保护法》,文物收藏单位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造成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故宫中有人被问责。故宫,仍然如明清之时的紫禁城一样傲慢。
傲慢的存在,让故宫找到了拒绝公开透明的底气。2011年5月25日,北京大学三名博士向财政部递交申请,要求故宫公开2008年至2010年的门票收入和使用情况。该申请表示,故宫虽不属于行政机关,但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单位,应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可是,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也发生了更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故宫方面向社会公开近几年以来的门票收入与使用情况。公众当然有理由质疑故宫管理方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着公共资源捞取私有利益。
一个既吃财政拨款,又开张营业赚取“门票经济”的公共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与正在成长壮大的公民意识保持同步,出现这样那样的管理问题,就是一种必然。这也正是公众之所以持续关注并质疑故宫的理由。而站在公众角度讲,公众并非单纯地想让故宫加几台摄像头,而是希望故宫能从根本上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建立起现代政治下符合时代精神的透明化的文物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