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圈城收费”再追踪:是游客不适应还是资本太贪婪?
www.seelvyou.com     2013-04-20 10:21:16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凤凰古城景区以前都是收费的,这次大家不适应是因为验票点从景点变成了景区”“我们错就错在一开始没收费,现在反而难办了”……针对各界对于凤凰古城收取门票的质疑,当地政府和景区经营企业负责人近日作出的一些回应,相当“雷人”。

  细观种种解释,细剖个中真相,凤凰古城是一个城内仍有不少居民世代生活的古城社区,是一片具有公共属性的特色风貌景区,但其运营管理很大程度上已被商业逻辑和经济利益主宰,而地方政府正频频为企业“背书”。所谓的“保护古城”“规范市场”怕都是一种幌子,以民取利、与民争利才是“圈城收费”的实质。不是游客不适应,而是资本太贪婪!

  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近日通过媒体为凤凰古城的“进城费”作出解释。在商言商,可以理解。但从游客及公众角度看,有些解释相当“不靠谱”,实在经不起推敲。

  一是偷换概念。叶多次拿凤凰古城和故宫作类比。比如他说:“故宫为什么要收钱呢?故宫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到故宫去只看太和殿和中和殿,其他不看,我是不是就能不给钱?”

  两者最大不同在于,故宫是一个仅供游客参观游览的文物景点,而凤凰古城是凤凰居民的古城,是不少人世代居住、赖以为家园的“活”的社区。将凤凰古城“圈起来”对外收钱,实际上是将居民同时当成了“卖点”。而且,人为设置进出障碍也势必会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凤凰“圈城收费”,有没有征求城内居民的同意?其获取的利益,有没有分配一部分给居民?

  二是以偏概全。叶说:“环卫工人从早晨6点到夜里12点都要清理河道垃圾,因为要让游客第二天泛舟沱江时看到江面是干净的。游客带来了巨大的交通拥挤、生活污水处理压力,却不买门票,怎么说得过去?”

  此言差矣!只看到游客带来的种种压力,却怎不看到他们同时贡献的滚滚财源?作为景区的经营者,不是“以游客为本”“以消费者为上帝”,却把他们视为一种负担,未免一叶障目、太过片面。而且,哪怕是一个游客没有,环卫、交通等工作,都是地方政府不可推脱的公共职责。

  三是欲盖弥彰。凤凰县政府多次称收门票是为“让游客花更少的钱看更多的景点”。但叶的一句话,无意间泄露了“天机”。他说:“我们曾经有统计,来凤凰旅游的人七成是只看城不看9个景点的。”到凤凰去看什么,游客已经用脚步做出了回答。收取“进城费”,不是“让游客花更少的钱看更多的景点”,而是“花更多冤枉钱看那些本不想看的景点”。

  游客对收费景点不感兴趣,景区经营者不是想着如何改善景点环境、提升产品竞争力,将游客吸引过去,而是只看到“买票的只有1/3,现在每年690万游客,你想想门票流失有多大”,尽想着用什么法子让游客“不得不掏钱”。

  景区经营企业当然没有这样的权力。于是,凤凰县政府一纸行政命令,将各景点收费处“统一前移”至城门口。这下,哪怕游客不看景,也要掏出买路钱!

  叶甚至认为,“游客从内蒙古、广州过来,光机票就几千元,会因为148元的门票而不来吗?”不知是谁在为这种露骨的“霸王逻辑”撑腰!

  设身处地讲,凤凰景区企业确有其“苦衷”,有些理由和诉求也合情合理。叶说:“凤凰古城的各项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远未赶上市场成熟的速度”“整个凤凰的开发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收钱会更加不堪重负”“要让真正喜欢凤凰的人来凤凰玩”等。即便他说“我们不是奔着赚快钱去的,只不过是拿回该拿的”“未来凤凰的发展,太需要钱了”等,作为企业来说也无可指摘。

  但是,地方政府不能站错队,坐错位!不能掉在“钱眼里”,任由完全的商业逻辑主导具有公共属性的景区运营管理。凤凰古城不是凤凰县政府的古城,是全民所有的公共品。

  知名学者、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卢汉龙说,从景区经营来说,只要市场能做的,地方政府就应该退出,而专注于做好旅游产业规划,促进市场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守护好公共利益等;即使是以国资入股等方式参与景区经营,也应以其“公共属性”与民营资本的“逐利属性”形成一定对冲,防止景区过度商业化,并确保经营收益用于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运营。

  他还介绍,从国际经验看,文化旅游景区应更多由对旅游文化事业具有使命感的“社会企业”来进行保护和开发,并吸引慈善组织、基金会等广泛参与。

关键词:凤凰 收费 追踪 

上一篇: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20年国内旅游将达60亿人次

下一篇:别低估旅游者“用脚投票”的决心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