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门票收入至上”是一种短视行为
过高的门票价格不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及旅游业持续发展
景区票价制定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原则,其实早就获得公认。作为景区门票定价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国家发改委2007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门票价格应充分体现公益性。制定和调整门票价格应以维持游览参观点日常运转所需经费为主,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利益,更不能以门票收入补贴游览参观点以外的其他支出。
为了防止景区过快调高门票价格,《通知》还专门规定,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门票价格,同一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同时对不同价格门票的上涨幅度也做了明确规定。
然而在经过《通知》的第一个“解禁年”(2010年)后,人们发现,不少景区迫不及待地上调了门票价格。为了控制门票价格而实行的“三年不涨”禁令,演变成景区门票“三年必涨”的尴尬现实。
让游客更为不满的是,景区票价往往想涨就涨,很少有景区能拿出让游客满意的理由。而且,涨价过程的透明度不足。虽然一些景区涨价实行了听证会制度,但参加听证会的人员组成不够多元,独立性或者利益相关性差,影响了听证会的质量。
“对景区价格的调整,最好能让游客参与其中。”上海某高校的朱小彤觉得,景区价格调整过程中,游客的参与不可或缺。希望一方面提高景区支出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完善景区价格调整听证会制度,“可以听到并且充分考虑来自消费者、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声音。”
“如果能把景区的维护费用、员工工资等成本公开,让游客看得懂、算得透涨价这笔账,确定门票收入的流向是合理的,我们也没那么大意见。”王晨琳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目前很多景区的门票收入,除了用于景区维护外,还有部分会用于员工福利甚至填补地方财政。因此,地方政府总是在扮演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推动者的角色。
反过来想,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从景区开发中获益,那他们还有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吗?
“单纯看重门票收入是一种短视行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短期来看,提高景区门票会带来更多的地方财政收入,然而从长期来看,门票价格若定得过高,则不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合理的门票价格才能给地方带来更多收益。
旅游经济是带动性很强的产业,除了门票收入之外,旅游所拉动的旅行团、餐饮业、酒店业、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也能为社会带来效益。据统计,旅游经济中1元的直接收入可以带来6.8元的间接收入。
也正因此,很多国家采取景区低价政策。与门票收入相比,低价政策更看重旅游对国民人文修养的熏陶,弘扬民族文化以吸引更多旅游者,由此带动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以墨西哥的金字塔为例,2011年墨西哥财政部对金字塔的拨款达150万比索(约合80万元人民币)。金字塔每年收入的绝大部分不是来自门票销售,而是来自酒店业、餐饮业、纪念品和工艺品销售、出租车和导游费用。
3.有必要监管门票价格调整
景区日常经营与维护应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基金支持
票价过高不仅限制人们出游热情,更是挤占了人们可以用于购买私人产品的支出。
近日,刚刚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预答辩的朱小彤,和朋友踏上了前往海南三亚的旅途。两人在出发前就打好了如意算盘:出行时间特意避开节假日,机票和住宿都更便宜,可以省下钱给同学带些热带水果。
可没想到几天游览下来,她们的算盘落空了:几个主要景区中,蜈支洲岛的门票要168元、南山文化旅游区的门票要150元、鹿回头公园的门票要45元、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的门票要170元,这几个景点的门票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500元。“门票太贵,超过我们的预算,基本上没钱再买土特产品带回去了。”朱小彤说。
为了刺激消费和降低百姓旅游成本,去年9月,发改委连续公布两批景区下调门票价格。据统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降价的旅游参观景点共计174家,下降幅度约为30%。
“类似的下调门票价格应该更多。”许光建表示,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遏制地方政府的涨价冲动,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最终走上地方政府主动降价吸引游客、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性轨道。
面对景区门票下调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和景区应通过其他途径缓解,而不是只盯着门票。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尽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寻求各类社会基金的支持。
国外的做法值得借鉴。意大利目前用于保护、修缮旅游景区和文物古迹的资金中大部分由政府拨款,其余资金则通过彩票发行、社会捐赠等渠道获得。
景区管理中也应对门票价格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灵活多样的门票收费模式。比如,实行淡旺季、早晚价格浮动制等,让景点景区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好保障;根据不同旅客需求制定团体票、家庭票等更加灵活的价格标准。
许光建认为,门票价格调整在考虑景区维护成本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服务品质与管理效益提升。“另外,也要考虑景区旅店、纪念品商店等商业网点的效益,避免其陷入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