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说中国已进入了全民旅游的时代,旅游已成为富起来的中国人首选的休闲方式。而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语境下也早把目光盯在了发展当地旅游业上。发展旅游业没有错,但问题是如何发展。是仅靠提高门票来增加收入,还是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提升,通过旅游来实现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这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免票增益"拓展旅游思路
邓子庆
门票收入曾约占景区总收入75%的珠海圆明新园,自去年10月17日免门票开放以来,景区人气大幅飙升,带动了公司物业租赁和自营项目收入增加,加上政府给予的2600多万元财政补贴,景区经济效益与开放前相比略有增加(3月21日《珠江晚报》)。
"自然景观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凭什么要收数百元门票"、"逼得游客翻越悬崖逃票的价格太不可思议了"……近年来,每当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中国各地景区门票大涨价令门票经济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许多著名景点,门票收入均已成为最大的经济收益,有些知名度较高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达50%以上,个别的甚至高达90%以上。中国门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接近1%,堪称世界第一。在此语境下,难怪中国旅游研究院曾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89.2%的网友认为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
事实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旅游业都是靠开发周边产业、完善服务来吸引游客的。这些国家的旅游景点也大都遵循自然景观免费,人文景观低价,游乐景点合理收费的原则——景区降价抑或免费后,不仅可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租户和景区经营公司经济效益也能得到增加,可谓各方取得共赢。
这是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有研究表明,它能带动100多个行业,对酒店业贡献率超过90%,对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例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门票的收入只占公园全部收益的6.7%,极低的票价背后是吸引游客流连忘返产生的巨大消费。眼下,珠海的"免费"模式就凸显了商业魅力:免门票前,圆明新园面临着客源、收入增长乏力的瓶颈,近几年的年均接待量仅为70万人次左右,门票收入所占比例约为75%;而免票后,仅春节黄金周7天,客流量就高达67.5万人次,物业租赁、自营船队项目、餐饮等收入均有大幅提升。
事实上,除了圆明新园,西湖早已尝到了免票的甜头。在2002年10月杭州开始24小时免费开放环湖公园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元,而尽管免费开放近10年至少门票收入减少逾两亿元,但杭州没有因此亏钱,反而赚得更多,2012年杭州旅游总收入达1191亿元,"免费西湖"可谓作出了"丢了芝麻,捡了西瓜"的巨大贡献。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针对门票经济的危害性,国家旅游局官员亦曾坦承,门票经济致使不少地方旅游收入单一,获益链条太少,始终处于发育不良状态。在笔者看来,打击旅游门票经济不能处于提醒层面抑或依靠地方自觉,更需要国家从提升国民福利、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在立法层面着墨。这方面,对景点、公园门票等方面的管理都已有完善的法规和机构的加拿大就值得学习。早在1911年,加拿大成立联邦公园管理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公园保护机构,1930年则通过国家公园法。由于有完善的法律和管理体系,收取或提高门票价格或者任何竭泽而渔式地经营公园,在加拿大都是无法做到的事:公园法、公园局以及公众力量,都会构成一道又一道难以逾越的"防护墙"。
"凤凰起飞"别只看到门票
胡印斌
"游凤凰古城的免票时代就要终结了!"湖南省凤凰县日前对外公布,从4月10日起,对现有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实施调整,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这意味着今后游客进入凤凰古城多了一道148元的"门槛"。当地负责人表示,门票收入增长将使完善古城配套设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变得更有底气(3月21日《人民日报》)。
148元的门票收入,或许可以让当地"更有底气",不过,对于希望自由自在徜徉于古城晨昏的游客而言,却未必有这样的底气。而一旦失去了以往的那份闲适与从容,美丽边城的自然与人文魅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当地政府称,此前游客进入古城虽然不收费,但游览古城九大景点需购买148元套票,游览南华山景区需购买108元门票,现在整合之后,只收148元的门票。言下之意,这还是替游客省钱了。其实,这样的解释有转换概念之嫌,实在牵强。
其一,且不论以前的门票定价是否合理,但至少给了游客自主选择的权利,你可以购票入内参观,也可以在古城内随意穿行,而免去昂贵的门票干扰。现在倒好,只要来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强制掏钱,无一遗漏。这样的强制收取门票,完全无视游客的感受。
其二,这样的"整合"也绝非是在替游客省钱。道理很简单,由于独特的自然风貌与丰厚的人文遗存,凤凰古城无疑会越来越吸引游客的光顾。相当一部分游客来到这里,并不会去看当地为收费而搞出来的那些景点,而是更愿意体验、感受古城的氛围。毕竟,古城本身才是游客关注的重点。只是这样一来,有些人难免会不舒服,收不到门票。因此,现在将整个古城都圈起来收费,从门票数目上似乎是降了,实则却是将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裹挟了进去。
按照当地公开披露的数据,在正式开发旅游的2001年,凤凰古城接待游客只有57万人次。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达690万人次。当地没有披露具体的门票统计,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免费游古城"的游客。
其实,凤凰县大可不必紧盯着那几个门票钱。一方面,强县未必只有收门票一条途径,富民即是强县。近700万人次前来凤凰,不可能没有消费,而这些消费对于地方经济、民众收入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住宿、餐饮、纪念品等消费,都留在了当地。另一方面,提升旅游服务保障水平,也未必总要惦记着收门票。旅游软环境的改善,游客体验的提升,并不仅仅是花钱的事,只要转换思路,一样可以做得更好。
以当地即将兴建的游客服务中心而言,是不是必要就值得商榷。社会车辆的疏导、分流,更多考验的是管理能力,而非硬件设施。花费巨额资金兴建的游客中心,并不是最佳选择。更何况,藏在深山里的边城凤凰,其魅力不在于多么现代化,多么时尚,而恰恰在于能够葆有一点穿越时空的"小清新"。如果像内地所有城市一样,落入千城一面的俗套,游客也就没必要大老远跑过去花那些冤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