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台湾媒体称,台湾开放内地游客团来台的第二年起,内地游客低价团便乱象频传,导致台湾旅游的质量下降。“内地游客低价团的问题在于旅行社低价揽客,然后在住宿、餐饮、购物、交通等细节上苛扣回来。旅游团变成了强制购物团。”
近年来,低价旅游团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旅行社和导游亦为千夫所指。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授王衍用告诉本报记者,大量低价团的出现及其引发的乱象,根源上是因我国旅游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所致。
低价团:愁了商家 冤了导游
“被游客认为是低价团"获益者"的景区商家和导游其实大多数都是有苦难言。”参加过“台湾游”的王姓游客向本报记者讲述,只有少数与旅行社签约的商家才能高枕无忧,客源充足,生意稳定。旅行社将低价团游客绑死,没有与其签约的商家只能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叹息,生意惨淡。“这些低价团反而拉大了景区内商家的贫富差距。”
“这在内地也是屡见不鲜。”神舟国旅导游义西然对于上述说法感同身受,她向本报记者透露,“低团费事实上导致了导游收入的大幅缩水。”
“近年来,国内旅行社之间频频出现"零团费"的恶性竞争,导游就成了牺牲品。导游的出差费由过去每天2000元至3000元骤减至1500元。如果礼品销售业绩未达到,就连出差费都领不到。这怎能不使导游变身为导购?”
义西然说,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全靠游客在景区的消费来解决生计问题。团费日渐下滑,购物点抽佣又直接被旅行社拿走,使导游收入大缩水。“有些景区的导游还要承担额外的责任,譬如当旅游大巴司机无照驾驶,游客践踏草皮、乱扔烟蒂、刻字时,导游都要被罚款。”
量增却未质变:低价团泛滥
“低价团引发的乱象,说明了我国旅行社行业门槛过低,资金要求、政策限制都不够,退出也很容易,市场缺乏优胜劣汰的机制。”王衍用分析,旅游产品是公共性产品,无高技术含量亦无专利,行业壁垒小。在“大旅游”的召唤下,各行业纷纷涉足旅游业,旅行社呈几何量增长,导致供需失衡加重。
镇江新闻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志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我国的旅行社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家发展到了现在的近2万家,然而量增并未带来质变,绝大多数旅行社依然是作坊式经营。可以说,旅行社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中唯一没有实现产业升级的行业。同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十分混乱,低价竞争成为其唯一的市场行为。”
他指出,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管理空白较多。“处于转型中的旅游市场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差的死不了,好的又活不好。现存管理体制存在很大局限性,缺乏长远规划。市场条件的差异性使得竞争不均等,造成有些旅行社在价格中有更大承受力,热衷于通过降价拉客源。”
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主管贾磊向本报记者介绍,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散、小、弱”,市场集中度低,基本处于分散竞争的状态,真正有实力进行长期经营和品牌战略的企业少之又少。
“中小型旅行社仍然是市场主体,难以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在他们看来,与其去研发新产品,还不如与大旅行社在低价中一争利润。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靠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成本高、风险大,便只有选择低价这一相对简单又最为直接的竞争手段。”
王志刚还透露,国内某些较大规模的旅行社还和政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行政命令支持下,出现了很多以政府机构为背景的旅游企业集团,甚至保持着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这种背景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成熟的市场格局:大多数旅行社虽能意识到品牌竞争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能力和行业现状所限,却极少真正规划和实施,而有实力的旅行社因其优势地位并无品牌竞争的紧迫感,最终导致很少有企业能够举起品牌竞争的大旗。”
服务质量倒逼服务价格
“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的发生,是旅行社行业入门门槛过低,旅行社数量过多所致。”王衍用提醒,“但是如果单纯的以为只要提高旅行社入门门槛,使旅行社数量下降,低价竞争现象就会消失,服务质量也会随之提高。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表示,只要旅行社不是独家经营,竞争就必然存在,旅行社入门门槛再高,也抵挡不住人们投资旅行社的热情。所以,任何限制旅行社数量的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低价竞争带来的问题。
对此,王志刚建议相关部门应把对旅行社经营行为的直接管理转向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管理。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完善现有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等方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把服务质量作为考评和淘汰旅行社最重要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要求旅行社提高服务价格。
“只要建立起这样的体系,旅行社必然会将竞争重心从价格转移到服务质量上来。而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他们必然会慎重考虑服务价格与服务质量的关系。服务价格回归理性,旅行社低成本竞争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