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市场方面,6月14日民航局消息,鉴于6月11日CZ392航班发现17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根据6月4日发布的《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有关规定,已触发熔断条件,民航局决定对该航班采取熔断措施,自6月22日起,暂停该航班该航线运行4周。国内航空市场方面,东航领导行程满满,动作频频,承诺加大湖北客货运力投放,进军福建并在厦门设立子公司,进军河南并建设郑州机场运营基地,最大手笔就是进军海南,东航联合吉祥航空、携程旅行在自贸港成立三亚国际航空公司。本文不针对南航和东航,仅从独立视角谈谈个人浅见。
问题1:为什么会熔断,为什么是南航触发?
回答1:“熔断”机制本身就是在符合当前国内外疫情逐渐趋于可控,复工复产国际人员交流需求增加的形势下出台的最新举措。机制本身具有极强的量化性、操作性和透明性,是否“熔断”和国际航班带来的输入核酸阳性旅客数量直接关联。新政出台,10天内就触发“熔断”充分证明了新政本身的必要性和精准性。
针对部分媒体所提出的不要“一刀切”,要差异化、个性化的国际航班复航呼声,个人认为:面对新冠病毒防疫常态化新局面,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均缺乏可证实的行之有效办法。“摸着石头过河”是无奈之举,既然水深未知,小步慢走也是必然。各方均有真实需求和合理关切,但是更需要给予政策制定方以宽容心态,毕竟政策制定方必须要对中国防疫大局负责。
南航以广州为基地,在总体疫情趋稳情况下,南亚航线“爆雷”也情有可原。毕竟“是否能上飞机,谁能上飞机”的最终主动权还是在航班始发国,航司相对被动。孟加拉国相对滞后的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在疫情控制和检测能力上是确定不足的。“熔断”表面针对航司,实则约束运输始发国或始发城市。
问题2:还会发生熔断吗?如何避免熔断?
回答2:“熔断”并不针对任何一家航司,无论国内航司还是国外航司。运输始发国或始发城市疫情“控得住、控得好,就复飞、就奖励”,疫情“控不住、控不好,就停航、就熔断”。“熔断”还会发生,但是随着相关方面越发重视,发生频率一定会由多变少。那么如何避免发生“熔断”?这就需要相关航司说服中国境外运输始发国或始发城市管理者更加聚焦疫情防控工作,采取一切因地制宜的方法和手段,旨在控制住国际航班上的核酸阳性旅客数量。
中国民航“奖励和熔断”新政将有望成为其他国家参考和借鉴的在疫情防控常态下有序复航国际航班的“示范性”政策,更好地贡献来自中国民航的智慧和标准。
问题3:东航国内大动作究竟为哪般?
回答3:“谁控得住疫情,谁就率先经济复苏,谁的航空运输业就会更快恢复”。这是笔者长期一贯的在疫情防控期间航空市场发展趋势判断逻辑。
中国疫情控制得好,中国国内航空市场恢复得快就是这一逻辑的体现。抛开机票价格因素,目前国内客运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近六成,国内大型机场五月份吞吐量均处于全球高位。国内航空市场已经享受到了国内疫情防控得当的红利。在目前全球疫情走势尚不明朗,国际航空市场恢复时间极为不确定的阶段,国内航空市场就是国内航司的“金饭碗”和有望恢复合理现金流的“聚宝盆”。
东航高层最近一系列眼花缭乱地举措印证了笔者的上述判断。爱抢“头条”的东航高调了一些,低调的其他国内航司也在加速国内市场战略再布局。东航为什么选择湖北、海南、福建、河南这些地方?主要是出于响应“两会”最新政策导向和自身补“东航短板”。支持湖北和海南自贸港,提升政治站位和响应国家战略能力,武汉原本是“东航重镇”,但是随着高铁网络形成,东航显然选择战略转移离开荆楚大地,此次算回归。海南则是积极响应建设海南自贸港国家战略,同时带上吉祥航空和携程旅行两大股东,报团取暖、共担风险、多元协同意味明显,东航自身也确定自贸港并非一日建成的。另外,布局福建和河南则是快速补齐东航在相关省份短板。
战略布局是应然的,但是战略布局还需要具体战术加以落实,个人认为:东航短期对南航在湖北、海南、河南和厦航在福建的市场占有率影响有限,相关国内航空市场的竞争将加剧,国内平均机票价格低位还将持续更长。东航集团目前战略布局能否见效,还有待较长时间观察,立竿见影恐怕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