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文物要重新回到民众生活之中
www.seelvyou.com     2019-07-24 23:07:1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

  讨论文化名城的建设,绕不开文化遗产的话题。

  7月23日,“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也来到论坛,分享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并呼吁“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什么是好的博物馆?

  如果说,城市中有着一座连接现在与历史的桥梁,那它应该是博物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无言诉说,一座城市的居民在这里与传统亲近。

  也因此,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博物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元素。

  什么是好的博物馆?对于单霁翔来说,他看重的不是建筑外表,而是博物馆“留人”的本事——“能让人们进去了就不想回家,回家了还会再来,这才是一个好博物馆。”

  拿故宫来说,近年它能成为“网红”,也得益于不断的扩大开放、增加文化活动,让人们与文物更“亲近”。

  过去故宫只开放30%,到了2014年突破了50%,今天已经开放80%以上,许多从未开放的古建筑被组建为展览厅,在库房“睡觉”的文物也得以与观众见面。

  在此基础上,特别策划的活动越来越多,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紫荆城里过大年,还有今年年初的故宫第一次夜间开放,场场都受到了民众的热烈关注。“大家以前一进故宫就是直走”,现在也会分流到东西两侧去看看展览、看看景观,单霁翔说。

  这两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观赏和收藏故宫的景色,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拍一组美丽的照片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大前年一场紫荆城大雪的照片放上去,1250万的阅读量。”单霁翔说。另外,故宫还开发了十几款APP,从足不出户游览展厅的《故宫展览》,到欣赏文物的《每日故宫》,再到最近上新的故宫第一款手机游戏,故宫在尝试满足多类群体的需求。

  “让文物活起来,这是文物保护的责任。”讲述了故宫种种经验后,最后单霁翔强调,“好的博物馆,一定要深挖自己的资源,举办丰富的展览,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座博物馆的魅力,感觉到它对我们生活的需要时,人们才会在休闲的时候走进博物馆。”

  文物保护需要公众参与

  不仅是人们需要博物馆,文物也需要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文物一定要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这是单霁翔坚持多年的观点。文化遗产与民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值得重视。“只有人们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才会去认同和保护文化遗产”。

  早年,有声音认为文物放在仓库更为保险,但单霁翔却不断强调:“保护文物不是故宫文物工作者的专利,不是部门的、行业的、系统的工作,它是一个全民都应该参与的工作。”

  这次论坛上,他谈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初,战事告急之时,故宫人员曾装载了13491箱文物运往上海和南京。而后文物又开始西迁,几经辗转、跋山涉水,最后到达四川峨眉乐山一带。又过了7年,四川广大民众和故宫人员一起躲避炮火,保护这批文物。到1947年,文物运回南京一清理,发现13491箱文物一箱没有少。“这是一个壮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奇迹。”单霁翔说。

  “今天故宫博物院是一个教育机构。”单霁翔在论坛上提到,“我们成立了故宫学院,还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了10所故宫学院分院,深入学校、面对社区服务。”

  据了解,故宫去年的教育活动有6万多场次,是教育活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类教育活动并不收费,我们大量的费用都投入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后对博物馆是有感情的一代。”单霁翔说。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故宫 单霁翔 文物 

上一篇:北京消协:一日游调研 旅游合同签约率仅70%

下一篇:广州六个无人岛列入 可开发利用名录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