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CTO张博在滴滴内网论坛帖子截图
“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针对网传“大数据杀熟”,滴滴出行CTO(首席技术官)张博予以否认并称,这是公司价值观的底线。
3月23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用户,在使用滴滴软件叫车时,会出现路程相同却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况,该网友称“滴滴利用大数据杀熟”。
一时间,网民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实测”结果,有的显示价格一致,有的则存在差异。
当天,记者在天津和上海两地进行了多次测试。
3月23日17时24分,第一次实测,以上海东方海外大厦为起点,各自选择浦东机场为终点,其中两部手机显示的快车、优享价格一致,站点拼车则有11元价差。不过,价格较为优惠的用户,则标注有新手特价的标识。同时其下单的另一部手机,显示的三项价格则与另外两部手机完全不同。
17时33分,第二次实测,以上海东方海外大厦为起点,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国内出发层为终点,显示拼车、快车、优享、专车价格均一致。
17时42分,第三次实测,选取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起点,天津中汽研为终点,两部手机显示的快车、优享、专车价格均一致,快车拼车价格则有所不同;一个为36.5元,一个为36.9元,相差0.4元。
“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3月23日,滴滴出行CTO张博在滴滴内网撰写了文章直接否认滴滴存在“大数据杀熟”。
张博称,首先,滴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价格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不同。创造用户价值是公司的价值观,也是做事的基本底线。其次,预估价和实际支付车费不同,前者是行车前的参考,会实时波动,后者是根据行程标准给出的价格。
张博给出了“预估价”波动的可能原因:1,预估价根据定位、路况、里程、时长变动。其中路况变化最快,滴滴预估价是“按毫秒实时刷新的”。伴随手机进入界面时间不同,价格也可能不同。2,预估价=预估价-优惠券抵扣金额。有些网络晒图忽略了优惠券抵扣,针对优惠券详细抵扣不明显问题,已经提请优化;3,网络环境复杂,可能导致定位不同,造成最终车价不同。
张博称,只要同时打开滴滴,反复多试几次,就能发现(质疑价格不一致的)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