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旅客人数激增,民航业发展明显提速,但也衍生出航班时刻资源紧张以及延误率高等问题。昨日,2016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上发布数据,五年来中国民航的航班正常率平均为71.77%,但这一数字显然无法让消费者十分满意。于是,在规划2016年时,民航局明确提出,民航系统要建立常态化的航班正常督查和处罚机制,对关舱门后延误和长时间延误等关键问题实施严格管控,对达不到航班正常工作要求的单位,综合利用相关手段进行处罚,甚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18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2887.6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4%和2.3%,中国航空运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说,预计2016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4.85亿人次,比今年增长10.7%,全行业将保持中高速发展。
在旅客人数不断上升的同时,航班准点率作为民航一大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民航局提出,2016年要加强督查问责,努力提高航班正常水平。除了要建立常态化的航班正常督查和处罚机制外,董志毅还强调,要通过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精细管理,切实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对达不到航班正常工作要求的单位,综合利用取消时刻、限制增加航班、削减飞行小时等手段进行处罚,甚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向社会定期发布航班正常数据,形成航班正常工作倒逼机制。”他说。
同时,民航局还计划推进大通道空域规划和实施,提高临时航线使用频次和效率;加快运行监控能力建设,推进运行信息和数据整合,千方百计加速空中流量。另外,针对“军方掌握大量空域资源”的状况,民航局还提出要建立军民航高层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军方在中南地区开展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飞机频繁“迟到”让航企和旅客间矛盾激化,这不仅影响了航空的竞争力,更使航空安全受到威胁。但面对热门机场空域资源稀缺的状况,民航有时也确实被缚住手脚,所以各方特别关注即将试点的航线时刻资源拍卖等新模式,也期望运用市场之手让航线时刻设定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