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价格战开始,各大OTA之间的商战就从未消停,先是携程与艺龙老对手“死磕”,之后携程挑起了与同程、驴妈妈之间的门票“三国杀”。
一切在携程入股同程和途牛之后发生转变,携程成为同程第二大股东后,双方不仅“化敌为友”,目前“双程”已“联手”下架去哪儿门票、度假产品,携程称原因是去哪儿流量不如预期。而去哪儿则不甘示弱地表示是自己“主动”下架了“双程”的门票和度假产品,且此事件对去哪儿并无影响。
业界认为,此番下架的表面理由与此前艺龙下架去哪儿酒店产品一样,是因客户资料资源争夺,但深一层联想则或与携程和去哪儿谈判合资合并事宜陷入僵局有关,或许目前正是携程与去哪儿博弈谈判筹码的微妙时刻。
谁下架谁?
“傲娇”这个新兴网络用语这几天用在携程和去哪儿两大OTA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先是携程方面高调表示,为携程市场营销体系开放均衡并强调效果,而去哪儿仅仅是携程众多商业合作渠道之一,考虑到流量与转化率不如预期,因此携程已于日前主动下架了在去哪儿渠道销售的门票和度假产品。
其实携程与去哪儿数年前就互相“死磕”,一度引发沸沸扬扬的“口水战”,两家宿怨已久的同业者会发生如此矛盾似乎也不足为奇,然而不同的是,原本是携程“对手”的同程由于在近期被携程入股,在携程成为同程第二大股东后,同程立马“站边”携程,此番与携程一起下架去哪儿的门票相关产品,至于理由则“请参考携程模板”。
被对方指“流量与转化率不如预期”,去哪儿哪里坐得住?
去哪儿表示,事情并非如携程所言,是去哪儿于近日主动下架了携程与同程的相关门票和度假产品,原因是“双程”未接入去哪儿的系统,且与其他供应商存在重复的门票资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哪儿最初仅仅是搜索平台,所有机票或酒店预订发生在第三方OTA比如艺龙、携程等本身,但在去哪儿使用TTS系统后,所有发生交易的客户的资料会先留在去哪儿,这让艺龙等OTA十分“不爽”,毕竟在大数据时代,客户资源是被看重的要素之一。于是,此前发生过艺龙等在去哪儿下架酒店产品的风波,然而一段时间后,双方又谈妥条件,恢复合作。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SAAS系统,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这个SAAS系统与此前的TTS系统本质上是一样的,收益则是通过点击量计算。”去哪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哪儿最初一直使用CPC(点击付费模式)跳转至第三方供应商网站的方式为用户服务,但由于跳转后的供应商网站提供的服务安全性和操作体验水平参差不齐,曾为去哪儿一度带来大量的投诉,所以后来改为TTS,如今则叫做SAAS系统,从去哪儿角度看,“双程”不加入SAAS系统非明智之举,而不加入的理由应该也与争夺客户资源以及相关利益有关。
谁将谁的军?
去哪儿方面自信地表示,其实在进行下架之前,其相关团队是做好了业务量“先降后升”的准备的,但目前来看,此次下架对去哪儿的门票业务的影响其实很小,根据下架后第二天的数据来看,去哪儿网门票业务订单量增加9%,交易额增加12%,从整周数据来看,下架当周与上周环比订单量增加20%,交易额增加25%。
“也就是说,没有与‘双程’合作后,我们的门票相关业务量还增长了,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的业务。”上述去哪儿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去哪儿业务越做越大,对携程的威胁也在增加,因此携程应该是担忧去哪儿的市场份额增加所以会处处“针对”去哪儿,但这反而促使去哪儿的进步。
公开数字显示,去哪儿门票平台对于景点的覆盖量超过6500个,而同程与携程的相关数据分别约为不到5000和4000个,从数据上来看,去哪儿几乎完全覆盖了携程和同程两家企业的景点门票资源。换句话说,此次下架的景点,消费者同样可以从已经接入到去哪儿SAAS系统的其他供应商资源中获取。
但携程似乎对去哪儿的“自信”并不买账。其内部比较了几大OTA财务数字情况——以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去哪儿净亏损达1.84亿,艺龙亏损3540万、途牛亏损6280万,仅携程盈利1.15亿元,因此携程乃行业“巨无霸”,与对手拉开差距非常大,所以其坚持认为,下架是由于去哪儿渠道流量与转化率不如预期。
不过颇有意思的是,在此次“双程”大战去哪儿风波中,在线门票“三国杀”之一的驴妈妈心情不错,此前其正因同程与携程成为“一家人”而有些郁闷,如今“双程”暂停与去哪儿门票合作,等于给了驴妈妈一个在去哪儿平台“一枝独秀”的展示机会。驴妈妈高层已在微博上为去哪儿平台营销“喊话”。而谈及万一如果携程也有意入股驴妈妈,驴妈妈会持何种态度时,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斩钉截铁地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