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投资从来没有这么热过。
在消费升级、交通改善、新型城镇化的宏观逻辑指引下,一时间被政策压制的传统地产商、资产升值浪潮中崛起的民间资本、被IPO暂时停摆影响的主流PE、各地政府致力打造的旅游投资平台,一时间各路资本都涌向了从来都被认为投资慢、回报长的旅游投资。打开某主流PE投资圈门户网站,搜索旅游这个关键词,一年文章居然有21页之多。 从官方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达5144 亿元,增长26.6%。旅游大项目明显增加,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127个。这其中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超过半数占到了57%。
这股旅游投资的热潮已经出现毋庸多言,笔者由于近些年一直从事旅游投资工作,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旅游投资怪现状颇多,现分享一二供业内诸君参考讨论,如有不周请包涵指正。
一、不懂投资商的政府
招商引资是政府业绩考核的硬指标,对于拥有一定旅游资源、但经济基础羸弱的区域来看,通过引入旅游集团到当地投资旅游是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笔者在工作中和相关政府打交道颇多,有以下几个总体感觉:第一是对资源评估的不客观。小水库在宣传中往往说成绝美湖泊,体量小、保存不完整的古村落说成重大历史遗存、有个四A景区就想打造世界目的地,从招商推荐的角度,适当的宣传无可厚非,但不理性、不客观的资源判断和未来发展定位往往让投资商心生反感,不愿再深入了解。第二是招商报告的不严谨。 很多地方政府发过来的招商报告,往往是找个小规划公司攒出来的图片集,投资金额常以十亿计,投资回报率最少也有30%,对于这类报告,我等唯一选择只能是束之高阁。第三是谈判的不合作。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在已经拥有成熟客源的旅游目的地,虽然由于业态结构问题需要打造升级,但又放弃不了地价收入,在各种谈判条件上多加苛刻,或者引资成功后多加责难收取各种费用。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只能造成结果的不理想。第四是形式上的不妥当。笔者曾去河北某地考察,当地政府将村里小学作为招商基地,叫小学生在操场里举着招商项目的资料。这种荒谬的形式,只能让投资商避之不及。
二、不懂审美的开发者
旅游是什么?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和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旅游是通过跨区域的位移,进行的一切带来审美愉悦价值的活动。有识别性的景观审美、有品质感的住宿接待、融合当地文化的主题活动、结合当地食材的特色美食,都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但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政府或小型开发商,罔顾旅游本身的审美价值,山顶造像,水边建楼,山边建索道,小河搞漂流,劣质成排的仿古建筑、割裂景观的木索桥比比皆是。更不用说烧着开水、旁边尽是假花草的的各种温泉泡池和各种景区门口打着塑料伞的低端商业。
这样的旅游能走多久?环境毁掉了还能恢复吗?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笔者在外的出差考察中经常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旅游开发的价值,既在于其能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就业、拉升经济实现就地城镇化,更在于其能够改善环境、提升民众现实生活的幸福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绝对是后工业化时代比GDP增长更难实现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旅游开发者、地方主政者有着基本的审美素养、更广博的见识和更深的历史使命感。
三、不懂旅游的地产商
旅游地产的概念由来已久,但这几年特别热。华侨城是国内这个概念最好的践行者,通过打造旅游资源聚集人气,实现周边地块资源的快速增值这个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论证,华侨城也成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旅游上市公司,其打造的欢乐谷、东部华侨城、欢乐海岸的几代产品都得到了市场的追捧。近几年,由于地产政策的压制促使了很多地产商的转型,包括万达、金茂、中信地产、保利地产等主流地产商均进行了大规模旅游地产投资,这也带动了业内一大批中小地产商对于旅游的介入。在旅游度假区造房子,俨然已经成为在城里拍地造房子的发展升级版。
大规模旅游地产开发的结果是什么?笔者去广东考察,某城市除了城里空空荡荡全是房子,连水源地旁的山上都是未成型花花绿绿的别墅,丑陋之极;河北某著名抗日教育基地,有优美的芦苇湿地,周边的度假别墅甚至已经修到景区里头,无人居住……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恕不一一列举。大多地方政府的态度又是什么呢?高明些、有谈判权的政府要求至少建造个四星以上的酒店,才能配地产开发用地,当然很多酒店最后都品质低劣无人居住这是后话;更有些不管不顾的政府,抓住靠山吃山卖地增加财政的机会,无视整体规划和景观、环境的协调性,大规模出让用地,造就了刚才提到的这一系列场景。
砭不足是为进步。国内的旅游投资开发中当然也不乏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兼具的案例,比如长隆、乌镇、宋城等。但从目前国内旅游投资开发总体来看,还处在不诚信、不规范、不长远的开发环境中,希望业内诸君特别是有话语权者有所反省,共促行业进步换一个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