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问题吞噬着打车APP所带来的便利
www.seelvyou.com     2014-02-25 17:11:12    来源:DoNews    点击:

  从网络营销宣传到线下地铺广告,打车软件逐步渗透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打得正酣之时,这款意在为“方便用户出行”而生的软件,是否真正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从不少用户的反馈来看,快的、嘀嘀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在展开激烈拉锯战的同时,所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营销效果、行车安全以及监管风险等负面影响,正逐步吞噬着两家公司通过补贴为用户带来的“利”。

  一、产品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何优化

  与持续上涨的补贴力度不同,打车软件的产品提升速度远不及其补贴政策的更迭速度。在高额补贴为带来订单量激增的同时,两个打车软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服务器瘫痪故障。

  自2月18日嘀嘀打车新补贴政策实施起,嘀嘀打车曾多次出现网络连接不畅、无法正确定位以及微信支付打车费用故障等问题。23日凌晨,嘀嘀打车又陆续出现用户成功使用嘀嘀打车叫车且无法成功微信支付的现象。

  对此,嘀嘀方面的解释是,“由于微信支付活动火爆,用户短时期内大量涌入,订单激增,造成嘀嘀打车软件系统出现间歇性不稳定的现象”、“对于受影响的所有用户,嘀嘀执行每单补偿12元的政策”。

  与此同时,快的打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网络连接不畅问题。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在确保移动网络连接成功的情况下,由于快的网络系统的瘫痪,造成了司机无法接单,乘客无法定位和发单。

  虽说针对用户双方均做足了补全措施,但对于身处发展初期的创业公司而言,在教育用户、培养市场最重要的时间点却忽略了最根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岂是12元补偿足以弥补?

  二、虚假订单激增,用户如何沉淀

  从目前市场上的反应来看,在双方补贴乘车费用就快赶上北上广深这类发达城市打车起步价时,也催生了司机、乘客同时获取双份补贴的欲望,虚假订单也因此出现。可以说,两家打车软件公司打得越厉害,用户就越高兴。

  以网上广为流传的赚补贴花招为例,用户在使用打车软件打车后,与司机对好接头暗号,即可再用另外一个打车软件再次叫车,以获取双份补贴。若按该乘客打车费用为起步价计算,反倒赚了10块钱。

  打车,俨然进入了“不花钱”的时代。

  但相比用户,打车软件公司则是在花着天价打高昂水漂。如果说一开始的补贴政策是为了吸引用户、占领市场,两家公司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做是花着自己的钱,培养可以随时被挖走的用户。不仅用户的忠诚度无法保障,巨额的补贴也付之东流。

  三、扰乱市场秩序打车,安全如何保障

  打车软件在相较年轻群体中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那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愿意加价人群打车的难度系数。在上下班、节假日出行高峰时间,这类人群想靠路边招手打车几乎成了“奢望”。

  与此同时,乘客在使用打车软件加价功能,以及订单可选范围的增加,也促使司机挑单现象的普遍出现。即使眼前飞驰的是空车,要想通过路边招车、原价短途打车,最终也只能靠乘客自身拼人品决定。

  除了打车难度加大以外,司机、乘客在行车、乘车时的安全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记者通过多次打车发现,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带车耳机听单、抢单、接单,早已不是个别现象。更有司机在车内安装了两个甚至多个手机以快速获取订单。

  有段子调侃称,原本出租车内听到的广播,如今都变成了打车软件的订单声。也因此,在本应高度集中的行车过程中,乘客及司机自身的人身安全也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而这与方便用户出行的本意则自相违背。

关键词:打车APP 打车软件 

上一篇:打车软件被指冲击广播业

下一篇:打车APP创业启示:如何整合服务业闲置资源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