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或是未来航空公司必选之路。
近两年,限制“三公消费”及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影响到航空公司两舱旅客数量。东航数据也显示,2013年,公司的高端旅客减少102.2万人,减收10.9亿元。
近日,中国东方航空(以下简称“东航”)东航内部高管表示,其子公司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航”)已经做好低成本转型事宜,只待择日起航,“年内能飞(低成本)。”
2012年3月,东航与澳航宣布成立捷星香港,注册资金1.15亿美元,以香港为运营基地。彼时计划2013年中期开始运营,却遭遇国泰航空狙击,迟迟未获运营牌照。而中联航做为东航国内的低成本棋子将在年内投入运营。
中联航成立于2004年,由上海航空与中航材集团共同组建,随着东航重组上航,中联航也成为东航旗下子公司。2012年11月,东航完成河北分公司与中联航的重组,成立新中联航。
中联航被东航赋予了抢夺低成本市场蛋糕重任。中联航运营基地位于北京南苑,拥有25架飞机,希望在“十二五”末达到50架。“中联航是全国唯一一家单独使用一家机场的航空公司,在费用上会比其他航空公司节约。”中联航党委工作部部长师绿汀表示。
“东航会在运力方面对中联航支持。”上述东航高管表示。目前中联航拥有40余条航线及10余条独飞航线,今年将会以南苑机场、佛山机场及西部某地为基地进行低成本航空运营,这一举措也将是三大航首次试水低成本。
海航旗下香港航空商务总监李殿春则表示,各项政策将会持续影响两舱客运量。“未来各航空公司肯定要走低成本之路。”
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也曾公开表示,民航局鼓励设立低成本航空公司,进一步降低设立门槛,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设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低成本航空领域。
目前,国内运营较好低成本航空仅春秋航空一家,东航等并无相关低成本运作经验。上述东航高管表示,东航对低成本航空规划分为国内与国际,希望通过捷星香港运营经验来运营转型后的中联航。不过捷星香港“难产”,中联航低成本之路还将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