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十年票改路 游客之多成不能承受之重
www.seelvyou.com     2013-10-23 09:53:37    来源:海峡导报    点击:

  去鼓浪屿看什么?看人,密密麻麻的人。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道尽鼓浪屿的无奈和悲哀。

  去鼓浪屿的游客,走一圈,回来,只记得一个挨一个的人,摩肩接踵。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鼓浪屿曾经的优雅静谧,还有天风海涛下的细腻人文。

  最佳游客容量为1.7万人的鼓浪屿,曾在一天内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客流量直逼极限。游客之多,成为小岛不能承受之重。

  如今,有人重提票改,希望以此控制爆棚的人流。这使得10年前那次流产的票改,再度被人们忆起、反思。

  鼓浪屿的无奈

  游客之多 不能承受之重

  小龚的家,在鼓浪屿,推窗见海。

  她喜欢站在窗边,任海风拂面,在高处,眺望这迷人小岛。但现在,她已经不喜欢在窗边看鼓浪屿,因为推窗见海的同时,也推窗见人。

  密密麻麻的人,从高处看去,黑色人头成片成片。“以前的鼓浪屿,静谧优雅,陈年的石板路、有味道的老别墅,还有天风海涛。现在的鼓浪屿,你去瞧瞧,黑压压的都是人。”小龚很无奈。

  鼓浪屿也很无奈。如此之多的游客,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

  去年国庆,10月2日当天,鼓浪屿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客流量直逼极限。

  小岛的游客暴增,有迹可寻。2010年,福厦动车开通,进鼓浪屿的人猛增至633万人次,增加快四成;2011年,866万人次;2012年,1136万人次。

  鼓浪屿,成为一个没有淡季的景点。“到鼓浪屿,看到的只有密集的人群,这是鼓浪屿的无奈和悲哀。”上海华东师大教授詹鄞鑫说,密密麻麻的游客完全掩盖了鼓浪屿的魅力。

  爆棚的人流

  低门槛票务制吸引千万游客

  “没有一个地方,像鼓浪屿这么火。因为方便又便宜,只要掏8元钱就能买张往返船票,上岛吹吹海风、看看老建筑。如果想看景点,买张100元的套票就能搞定。”鼓浪网创始人子睿说。

  低门槛的票务制度,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到鼓浪屿的人数达到千万人次。“可是,鼓浪屿就这么点大,实际可供游览的空间更小,只有0.6平方公里。千万游客,这对鼓浪屿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说。

  连续几年,有网友贴出节假日鼓浪屿岛上爆棚的人流。很多人惊呼,“别把小岛踩沉了”。

  大量客流,尤其一些低素质游客,不仅影响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对岛上环境造成破坏。垃圾污染岛屿和海域,旅游生态混乱。

  “有的旅游团边走边吃、边吃边丢,我们只好跟在这个团的屁股后面,一路捡、一路扫。”岛上的环卫工人老王很无奈。

  流产的票改

  酝酿两年 8个月内推迟3次

  “如果早五年、十年票改,鼓浪屿就不是这样了。”多位申遗顾问、专家、学者坦言,票改提高入岛门槛,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进入鼓浪屿的游客数量。

  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鼓浪屿申遗顾问彭一万,一直关注鼓浪屿票改问题。他曾多次呼吁,希望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改变鼓浪屿日益恶化的现状。

  时至今日,许多专家还会重提10年前那次流产的票改。

  那次票改,并不草率,经过了两年的酝酿。2003年8月,《鼓浪屿旅游管理和票务制度改革方案》出台。2004年2月24日,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该方案,票改正式启动。

  一位参与当年听证会的官员回忆,当时的票改方案,就是提高入岛门槛,将3元的船票提高为80元的门票。“方案还包括很多细节性规定。比如,厦门本地人可持身份证进入鼓浪屿,交上岛费的仅为外地游客;鼓浪屿居民的亲友事先登记资料,凭指纹确认免费上岛。”该官员说。

  本以为万事俱备,结果,这场酝酿多时的票改,却在随后的数月内悄然停止。

  这个过程,有些戏剧性。

  2004年9月21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实行票改。11月27日,市政府通过厦门电视台宣布票改推迟,原因将由市政府通告说明。

  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媒体刊登通告称:“因部分设备未到位,系统调试无法按时进行,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鼓浪屿票务制度改革方案推迟至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2005年3月25日,市政府又对外宣布:“《鼓浪屿旅游票务制度改革方案》公布之后,各方面意见尚不一致,为了进一步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修正和完善方案与措施,经研究决定暂不执行。”

  至此,8个月内3度推迟票改时间,酝酿两年的票改,实际宣布流产。

  反思

  票改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10年前的那次票改,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历时两年多方研讨论证,最终仍流产。”一位申遗顾问直言,当年的那次流产票改,值得我们现在反思。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票改流产有两大原因:行政体制的制约、利益平衡的考量。

  2003年发起那场票改时,行政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当时,思明、开元和鼓浪屿三区整合为思明区,又成立了鼓浪屿管委会。”鼓浪屿管委会一位官员说,因为鼓浪屿既是风景区,也是居民区,并设有街道办,不能因为“区政府”换成“管委会”的招牌,就改变了居民区的性质。当时有声音提出,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票改,不合时宜。

  票改流产的最大压力,来自眼前利益和长远未来的博弈。“在当时,眼前利益赢了。”这位官员说。

  赞成者认为,高票价能控制入岛游客数量,提升鼓浪屿旅游品质,保护岛上风貌建筑;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票改施行后,许多利益必将受损,进而影响鼓浪屿今后发展。“2003年,进鼓浪屿的游客425万人次,数量不多,票改主要是优化游客结构。”厦门市政府的公开材料显示,当时票改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限制低端游客,提高鼓浪屿的档次”。“如果当年的票改能顺利实施,鼓浪屿或不会出现如今这样游客爆棚的状态,也可能不会出现如今低端文化泛滥的局面。”一位参与当年听证会的代表说,票改必然会牺牲鼓浪屿的部分利益,但发展鼓浪屿要从长远看。

  事实上,鼓浪屿票改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会牺牲部分利益,会有反对声音,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从全局、从长远的角度看。”申遗顾问彭一万说。

关键词:鼓浪屿 票改 

上一篇:中国旅游业正在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

下一篇:世界旅游组织桂林发布2013旅游趋势报告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