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邮轮游艇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便明确提出支持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日前业内人士更透露,今年年底前,邮轮游艇产业将有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出台。
在此背景下,邮轮游艇市场今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不过,以目前产业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配套情况来看,我国邮轮游艇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市场迎来快速增长
邮轮游艇产业在今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9月13日下午3时,隶属海航集团的“海娜号”邮轮在韩国济州离港时,被济州地方法院扣留,船上的1659名旅客和650名员工因此滞留。此次事件在国内一时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很多人也第一次发现,中国公司竟然也有豪华游轮了。
无独有偶,之前4月发生在三亚的“海天盛筵”事件在赚足了众人眼球的同时,也让人们认识了豪华游艇。“海天盛筵”本来就是2010年以来在三亚举办的一项国际生活方式品牌文化交流展,游艇展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也算得上是‘负面新闻,正面效果’了。”在出席10月11日-10月12日于海南举办的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峰会期间,几位业内人士这样调侃道。
但不管怎么说,近年来,邮轮和游艇市场在中国的快速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CCYIA)统计,2012年全年中国共接待国际邮轮285艘次,同比增长8.8%;接待邮轮出入境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其中,乘坐国际邮轮出入境国内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长68%。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邮轮旅游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今年中国邮轮市场的游客数量有望翻一番。而从目前拿到的已经初步排定的明年班次来看,明年的邮轮班次将有30%左右的增长。”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爵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旅行社方面自然也感受到了邮轮市场的增长对公司业务的强烈提振作用。海南辰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邮轮游艇部总监廖鸿飞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两年公司的邮轮业务每年都有40%以上的增长,而且像我们这样做邮轮批发的利润率在20%-30%之间,远超9%的旅游业平均利润率。”为了重点发展邮轮业务,辰达国旅在2011年成立了专门的邮轮游艇部。公司总经理翟宁坦言:“中国现在的邮轮市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竞争阶段。”
游艇市场的迅猛发展更是自不待言。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游艇市场总额达17.5亿元,豪华游艇占市场近一半,达到7.8亿元。相比于2011年,2012年中国进口的游艇总值上升了47%。业界估计,从2014年起游艇市场总额每年增长率将不低于40%,未来五年有望达到40亿元。
“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产业开始萌芽,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的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因此,中国的游艇市场也将进入到快速增长期。”新大洲董秘任春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10月12日,刚刚参股意大利SL游艇公司的新大洲,在海口市与SL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
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早在新大洲之前的去年年初,潍柴动力(行情,问诊)母公司山东重工便以1.78亿欧元的股权投资和提供1.96亿欧元的贷款额度为代价取得了意大利知名游艇公司法拉帝75%的控股权。今年市场上更是动作不断,6月19日,万达集团宣布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同时还酝酿在国内多个临海城市建设游艇俱乐部。海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廖强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虽然潍柴动力和万达集团的游艇制造还没有在国内设厂,但在落实好新大洲的游艇项目后,我们也打算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把潍柴动力和万达集团引进来。”
产业发展仍处起步阶段
“中国的邮轮游艇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必须承认,目前中国的邮轮游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海南省邮轮游艇协会会长符元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邮轮市场看上去确实很美——据测算,2020年中国邮轮市场将达510亿元。但是,从邮轮产业链的设计与建造、邮轮运营、港口服务、旅游接待四个环节来看,中国企业目前只是在下游的港口服务和旅游接待两个环节分一杯羹,而在利润最为丰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也最为巨大的中上游环节,也就是邮轮设计与建造和邮轮运营方面还鲜有染指。
“在整个邮轮产业链中,仅邮轮设计与建造环节的利润率就高达40%,但目前这一环节95%以上的份额都被欧洲三大船厂所垄断。”程爵浩介绍说。据了解,目前世界上能建造邮轮的国家都集中在欧洲,分别是德国、芬兰、意大利和法国。
程爵浩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过去几年,中国几个重要的船舶设计机构一直在对邮轮的关键技术进行技术跟踪和技术储备,但仍不完整,“很多重要的船厂也成立了专门的邮轮设计部,希望抓住产业东移的机会,参与到邮轮建造中去,但这仍需要时间。”
据了解,目前国家工信部已经对邮轮建造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拆,并分别立项,“技术储备方面估计两三年之内便有望完成。”程爵浩称。
在邮轮运营方面,翟宁表示,“相对于我们这样代理邮轮票务的旅行社的盈利,拥有邮轮的邮轮公司才真正赚钱。”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港口、旅游、房地产、煤炭等诸多行业的企业,包括很多上市公司,都曾有过购买邮轮的打算,但在对邮轮运营有过足够了解后均知难而退,“中国很多企业并不差钱,但邮轮运营说到底更偏向于技术密集型,而不是资金密集型,它需要的是船舶运营、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国内目前扔缺乏这方面的运行团队和专业人才。”据介绍,目前“海娜号”虽然由海航出资购买,但也仍然委托世界第三大游轮公司的丽星邮轮公司进行运营。
游艇产业同邮轮产业的发展状况则有些相反:上游的设计和制造环节正逐步布局,但下游的消费潜力还远未释放,特别是私人游艇方面。
“在游艇消费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大部分都是2、3万美元的游艇,游艇应该算一种大众消费。但在中国,游艇仍被视为一种奢侈消费,且多以进口豪华游艇为主。”深圳市艾方游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游艇进口到中国,各项税费加起来占到游艇价格的43%,如此高昂的税费负担也抑制了中国的游艇消费。”
令游艇消费者不堪重负的恐怕还不止这些。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峰会期间遇到一位地产商,当被问及为什么地产商要来参加游艇峰会的时候,该地产商说,“游艇和房地产关系非常密切,现在的游艇码头都依托房地产项目而建,而房地产商也希望通过兴建游艇码头来提高地产的档次。而且,近几年游艇市场火爆,游艇码头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2009年的时候才30多万,现在已经涨到100多万了。”
码头的私有化和高昂的价格无疑大大抑制了游艇买家的消费欲望,而“公共码头”也成为峰会期间与会代表议论的焦点。行业协会、游艇企业、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纷纷建议,房地产项目要“后撤”,把海岸线留给公共码头来修建。廖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海南省下一步将加大公共码头的规划,“未来公共码头的比例要占到一半以上。”
实质性政策出台在望
除了产业自身的原因之外,我国在邮轮游艇方面政策法规的长期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邮轮游艇市场的拓展和产业的发育。针对这一点,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在积极研究相应政策法规的修订和调整。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年底前,邮轮游艇方面将有实质性动作出台。
在海口,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的口中都听说过一个相同的段子:几年前,前台湾首富王永庆驾驶私人游艇来海口过生日,但由于是境外游艇入境,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年检、申报、卫检,而等这套程序走完,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本来好端端的一个生日搞得好不麻烦,弄得王永庆很不高兴。
这还不算,按照相关部门规定,境外游艇入境还要缴纳相当于游艇应纳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海关依法认可的其他担保,而目前我国对8米—90米的娱乐、运动用快艇和船舶征收高达43.6%的进口综合税率,“难道驾驶一艘1000万的游艇来中国还要随身携带400万的现金?”程爵浩表示,由于政策长期滞后于游艇产业的发展,一些政策规定已经显得近乎荒唐。“再比如,按照现在的规定,一年以上的游艇不能进口到国内来,但实际情况是,有时候,一艘崭新的游艇,等繁杂的报关等手续走完后,时间就已经超过一年了。”
除了“进不来”,在目前的政策法规环境下,境外游艇即使进来了也“游不动”。按照国家现行的管理规定,境外游艇按照境外船舶管理,只能在对外开放水域范围内活动,而开放水域受军队限制,属于国家事权,审批难度很大。
程爵浩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曾经对游艇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环节进行过一次系统的梳理,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环节都存在政策方面的限制。”
邮轮方面的政策限制则更甚。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中国企业购买10年以上的邮轮不能在国内注册,“这也是海娜号挂马耳他国旗的原因,因为海娜号的船龄已经超过10年了。但是,如果要买10年以内的邮轮,溢价又特别高,这也是除运营能力外,中国很多企业想买而又不敢买邮轮的另一大重要原因。”程爵浩表示。
另外,依照我国《海商法》的规定,外国邮轮不能在中国的领海和港口从事营业性运输。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沿海港口之间不能开展邮轮旅游。比如从三亚开出的邮轮不能在南海自由航行,只能走国际航线去越南。而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邮轮市场的拓展。
另外,在船员构成、经营项目、免税店等方面,目前政策法规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限制。
“与游艇相比,邮轮方面的政策需要国家各个部委之间的协调,所以调整难度更大。”程爵浩表示。
不过,他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今年年底前,邮轮游艇方面实质性的突破政策有望陆续出台,“特别是邮轮方面,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暨国际邮轮博览会上,一系列邮轮方面的政策将会集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