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凸显“成长之痛”
www.seelvyou.com     2013-08-27 08:48:09    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

村口的排水沟堵塞后成了臭水塘。记者 龙丹梅 摄

  2006年,一拨“突然涌入”贵州省桐梓县娄山村避暑的重庆游客,让当地的乡村旅游从此起步,并逐渐壮大。3年前,日报记者曾深入娄山村采访,报道当地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乡村避暑旅游,使当地农民增了收,也给重庆市发展高山扶贫避暑纳凉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今年8月9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娄山村时,却发现这里正在经历“成长之痛”。

  乡村旅馆多了,出租却一年比一年难

  从遵崇高速公路桐梓站下道,顺着210国道往娄山关方向行进,一路上见到的小车几乎全是重庆牌照。聚集了大批重庆游客的娄山村南溪口就在道路右侧。

  娄山村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气温25℃。从2006年起,该村凉爽的气候吸引大批重庆人前来避暑,娄山村也因此成为桐梓县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

  2010年,日报记者曾以《看贵州省桐梓县如何发展乡村避暑经济》为题,报道了桐梓县以重庆游客为客户群,引导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规范乡村旅馆竞争、放开乡村旅游经营权,采取联建、托管、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让游客在当地“安家”的经验。

  和3年前相比,村里的楼房明显增多了。一些当年还绿油油的包谷地上,如今已立起了一栋栋楼房。

  重庆某医院退休职工苏瑞梅来这里避暑已有4年。4年间,她所住的“渝黔缘”农家乐被先后耸立的6栋楼房包围。娄山村村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村乡村旅馆有70多家,而2013年,达到了106家。

  尽管乡村旅馆一年年多起来,但出租却一年比一年难。今年6月才开业的“朋缘山庄”老板黄学芬告诉记者,她的乡村旅馆共有37套客房,以15年长租的方式提供给游客。眼看夏天快要结束了,才租出去16套,200多万元的投入,一时难以收回,心里很是着急。

  与此对应的是,在村里的电线杆、张贴栏、民房墙壁上,四处可见“转让长租房”、“房屋转租”字样的小广告,内容大致是避暑客想将房屋剩余年限的居住权转让给他人。

  “经常断水、断电,道路年久失修,垃圾越来越多。”正在张贴转租小广告的重庆游客邓永超言简意赅地告诉记者转租原因。

  游客年年增加,配套设施却举步不前

  娄山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共有村民847户、3573人。从2006年以来,村里每到7—9月避暑高峰期,每天都要接待数千名重庆游客。而今年重庆游客的人数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每天7000多人,是当地村民的两倍。

  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的是基础设施的严重超负荷。

  首先是水。贵州是个缺水的省份,桐梓县更是年年干旱。今年大旱,桐梓县到处缺水,娄山村因有一股溶洞水源,还没出现大规模停水的现象。但由于乡村旅馆数量越来越多,各家争相从溶洞抽水,在高峰期也会出现临时停水几个小时的现象。

  其次是电。村里原先仅供800多户村民使用的供电设施不能满足目前接待游客的需求。尽管娄山关镇曾几次扩容,仍然不能承载1万多人同时使用。今年8月初,村里曾出现过一次长达37个小时的断电,游客苦不堪言。

  再次是道路和环境。苏瑞梅告诉记者,村里的道路4年来都没有大的改善,一到下雨天便泥泞满地。

  此外,游客的增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环卫工文代模告诉记者,每年7—9月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收运生活垃圾近3吨。由于当地至今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大批生活污水经由村口的一道水沟排出,水沟堵塞后,如今已成了污水四溢、臭气熏人的水塘。

  小村庄严重“超载”,亟需合理规划

  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娄山村是该县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不但缺乏统一规划,准入门槛也比较低。那时村民们纷纷借钱修乡村旅馆,但道路、水电、医疗、污水处理等却无法靠当地村民自行投入解决,这就造成了娄山村游客“饱和”、基础设施严重“超载”的现状。

  目前,该县乡村旅游点已从最初的几个激增到今年的23个,“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格局也导致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对早期乡村旅游点进行投入及改造。

  中国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兼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合成认为,避暑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如果不顾自身承载能力一味接纳游客,“超载”的后果必然是破坏生态环境,而一旦“生态”消失,所有的避暑旅游产品也将荡然无存。

  其实,早在2010年,来娄山村避暑的重庆离休干部王镛在享受当地宜人气候的同时,就意识到了制约其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环境承载能力。为此,他特意创作了致桐梓县委、县政府的《南溪口诗吟》,建议政府合理挖掘娄山村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在结尾处,王老这样写道:“环境一旦坏,客即散如烟”。

  目前,当地政府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着手进行改造。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桐梓县所有乡村旅游点都必须制订详细的乡村旅游规划。而娄山村乡村旅游点也已随着娄山关风景区一起纳入遵义市统一旅游发展规划,并即将进行改造。期待未来的娄山村会是另一番模样。记者 龙丹梅

  娄山村“成长之痛”的启示

  龙丹梅

  娄山村是桐梓县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之一,其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及开发利用较早,因此,它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对较早。目前,我市正着手将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高山贫困村,打造成避暑纳凉接待点,在一些发展得较快的避暑纳凉点,也日益暴露出了娄山村存在的“超载”问题,亟待解决。而娄山村的“经历”,正好为我市发展避暑经济提供了值得借鉴和规避的经验教训。

  一、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由于缺乏前期规划,不少美丽乡村已经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历程。要规避这种现象,就需要地方政府在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点的过程中,要充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潜力等进行论证,为下一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二、要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乡村旅游的本质是生态旅游,游客和当地农民都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最大的受益者,都应该成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三、预测生态环境承载力。每一个旅游区域都有自身的生态环境容量。对于乡村旅游来说,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结合各乡村旅游点的特点,测算出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使旅游开发规模和接待者的数量都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之内,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 

上一篇:谷歌眼镜上线首款旅游App提供景点信息

下一篇:海南2015年底建“2小时旅游交通圈” 破交通发展瓶颈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