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何会火
有人说微信的红火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有人说如果没有之前的微博就不会有如今的微信,更有人评价说,微信是踩在了腾讯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搭上了QQ的顺风车。
笔者以为,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点,成就微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用户习惯的改变。微信简单易用、时时在线的特征,配合其所依赖的交友圈模式,才顺理成章地超过了微博这个全开放的平台,让人们在保有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尽情沟通与分享。而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微信营销,其精准性与高转换率更是毋庸置疑的。
“摇”出来的生意
近日,三亚某旅行社的门店人员利用个人微信里的“摇一摇”功能,一个月就卖出了800多单旅游产品。更有意思的是,“摇”来的游客,大部分是年轻人、白领以及有钱又有闲的自由行客人,这些人是智能手机的忠实用户,也是微信之类社交工具的使用者。来到一个度假胜地,掏出手机“摇一摇”,看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摇”来的有某某特色大排档、某某夜市一条街。然后,第二天的一日游产品卖出去了,水上活动套餐卖出去了,车租出去了……那些几乎肯定不会走进旅行社的自由行游客,就这样成为了旅行社的客户。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客服
常玩微信的人对朋友圈再熟悉不过了,他的功能与微博无异,就是分享与传播。只是较微博全开放式的分享所不同的是,微信的朋友圈更具有私密性。我所发布的分享内容只针对那些我授权的好友,同时也不需要担心朋友的评论及留言被其他人看到,因为评论除了共同好友能看见,没有互相关注的人是看不到的。一个有着近十年旅游行业经历的门店经理告诉笔者,每每分享那些美丽风景图及旅游攻略时,总会有不少朋友留言说有想去的冲动。
早前曾听人说过,微博像个广播站,我在那儿吆喝,爱听的人听、不爱听的人换台,是营销利器。而微信则更有利于一对一互动,在危机公关及客户服务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笔者自己也产生过这样的误区,做营销上微博,搞客服用微信。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⒈群发消息
微信公共平台为大家所提供的群发类型: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其中使用最多、最常见的就是图文消息,图文消息又分单图文消息和多图文消息两种。图文消息被推送后关注者并不需要打开最终页,就能通过图片、标题与摘要了解到相关信息。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有很多微信用户反馈,对于微信信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强迫症。那就是看到那么多未读信息后,会点击一下,目的并非阅读,而只是不想看到有那么多未读信息的提示。据不完全统计,在用户对于某个账号还没有发展到取消关注的地步时,这一强迫性的点击习惯,再加上分享率及朋友圈回流等因素,其所能带来的打开率将超40%。
⒉账号设置
设置账号很有学问,“名称”和“类型”在你注册公众账号时就已经确定之后,无法进行修改,所以在注册时你就得想好你的公众账号(相较于微博昵称,微信名称是可以重复的)。“微信号”是一个微信账号的唯一标示,不管是私人微信、还是公众微信,都有一个不可重复的微信号,微信号必须由英文字母打头、一般与数字组合,常见的组合是企业名称的缩写字母+官方电话号码,唯一宗旨就是简单易记。
⒊高级功能
笔者推荐初涉微信公众平台的朋友先用好“编辑模式”功能,待平台成熟关注度达到一定量之后再进入“开发模式”。开启编辑模式后会发现里面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自动回复功能。笔者曾经见识进一位福建的同行将自动回复玩得出神入化,并且通过自动回复成功引导游客实现了旅游产品的预订。首先是“被添加自动回复”,用户关注了你的公众账号之后,微信会自动回复,一般会设置成欢迎词,也可以直接提示引导“关键字”。然后是“消息自动回复”,粉丝们常会试探性地发一些话来“挑逗”公众账号,这时比的就是谁更会“卖萌”了,给到用户最好的体验度是首要任务。最后是“关键词自动回复”,引导订购及提升转化率就得靠这个功能了。添加规则并设定关键字,然后为每个关键字匹配相对应的回复内容,回复内容可能是纯文本、语音、图片,也可以调用图文信息。笔者关注了春秋旅游的微信,春秋的微信账号会回复包含了关键字的欢迎词,根据关键字的提示,笔者回复了“避暑”这个关键字。然后春秋回复了进一步的关键字提示(可以通过添加规则实现),然后笔者回复了“九寨沟”,关于九寨沟的相关旅游讯息就被推送了出来。
适当地在文章结尾放入线路报价并附加该线路的购买网址,用户就在不知不自觉中的被引导了过来。是不是很方便?
微信营销,现在开始不算晚。笔者以为,不管何时启动你的微信营销计划、不管人员配置有多少,现在开始都不算晚。中小旅行社要从细节着手做好内容,握住移动互联网这把钥匙,把微信营销做大、做活。大中型旅行社在原有微信营销的基础上将开发模式、自定义菜单等高级功能利用起来,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带动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