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的地方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旅游开发,在旅游圈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前些日子去贵州东南部的民族村寨访问,在感动于当地风土人情之余,我对这些村寨旅游的可持续性也有一些担忧。
我去的地方是一个搞旅游有些年头的苗寨。在网上搜搜,有大量的关于这处村寨的旅游信息。客观上说,此苗寨在旅游开发上有独到之处,在满足旅游的需求之外,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以保证当地人的经济收益。比如门票收入的15%归村集体所有,村户获得这部分收入再分配的比例,根据的是自身的建筑保护和卫生情况。
按理说,这些规范保证了村民在旅游开发浪潮中的一些基本权利,也令整个村落的外观不会因此受到破坏。但事实却不容乐观。
首先,村落的外观在变化。新的建筑已经不再依据传统的木结构形制,而是以砖石或混凝土为基础,在外面“包”上一层木头,以保持建筑群落外观的一致性,远远看去,与传统民居在外表上没有什么差别。仅从建筑工艺上看,这样的新方法无可厚非,但如果从村落景观角度而言,大量以旅馆住宿为功能的新建筑的出现,导致当地人世代耕种的农田面积急剧缩小。
旅游大开发,不种地也能挣钱,谁还会去种田呢?不种田了做什么?旅游开发者给出了答案:表演。
未进大门,便看到了在景区门外的广场上排成一个大圆圈的苗家人在跳舞。据说,当地村民每次参加这种迎宾活动都能获得十几元的劳务费。由于当日日照强烈,几乎所有的表演者都打了一把遮阳伞。仔细凑过去端详,看到的却是一张张有气无力的面孔。绝大多数的舞蹈者是中年妇女,在刺眼的烈日下,纯粹应付地边跳边皱眉头。
是的,烈日炎炎,十几块钱,不过是个供人参观的摆设,何必硬要挤出一脸笑容呢?也有人会说,只要生活富裕了,收入增加了,牺牲一点传统和精神又能如何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这样问:这种富裕的生活,是不是可持续的?这样的收入增加,能不能惠及子孙后代?
从经济角度而言,旅游设施的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农田的消失,也导致当地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短期内带来的经济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这些变化都是以“旅游业能够延续”为基础的。而旅游业的延续,依赖的是游客的兴趣。那么,旅游业真的能够延续吗?游客真的能够一直对你感兴趣吗?
问题的核心在于,游客的需求是什么?是建筑?是人?还是别的?我想,民族村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及人所从事的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如果游客是为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所吸引,那么过度商业化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潜在游客消失。
迪斯尼乐园,它的卖点就是一个幻想的绚烂世界,这种旅游方式自然能够得以延续。但如果卖点是生活,生活传统的扭曲必然导致其价值的消亡,那么即使短期内能够获得大量的财富,其长期的延续性必将受到考验。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即使赋予其价值的文化生态消失了,游客也会为看那些身着民族服装、“能歌善舞”的苗家人而来。到那个时候,一个群体彻底沦为另一个群体的消费品,个中滋味,只有村民自己体会了。
曾和一位少数民族青年深谈,他告诉我,他对媒体经常塑造的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形象颇为反感,他说:这种形容词,极大地扭曲了他们生活的本质,也狭隘地塑造出一类成天无事可做只知道唱歌跳舞的人群!
“能歌善舞”是一个从消费者的视角想象出来的标签。真正能歌善舞的人应该是快乐生活的人,而一旦这些歌和舞沦为另一人群赏玩和俯视的商品,那些歌者和舞者是否依旧快乐呢?不快乐的他们,又该如何延续自己的群体记忆呢?
旅游开发本身没有错,但这样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让旅游惠及民生。为了长远考虑,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不能竭泽而渔,一夜暴富或许让一代、两代人的生活变得殷实,但只有细水长流,才能真正泽被千秋万代。